【港媽分享】行山郊遊學本土史 從古蹟認識「大鑊飯」
行山在這一兩年已成為了我們家的常駐家庭活動,除了能在苦悶的抗疫日子下放一放風,更能讓孩子親親大自然,強身健體。然而我近來發現,行山不只是體力運動,更是啟發孩子好奇心的活動。
「為什麼……」、「這是什麼……」在行山途中總是避不開女兒的「十萬個為什麼」提問。一草一木、每一座建築物在孩子眼中都是新奇有趣的,總是忍不住要探討事物的來源、背景等。孩子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身為父母當然感到安慰,不過有時也會答不到她的問題。
「賽西湖」點解叫「西湖」?
日前和女兒去到位於北角寶馬山的賽西湖公園,行到賽西湖水塘時看到水塘大壩遺跡的5號水管隧道入口,該隧道口築有呈階梯狀和突出的網紋拱石。在拱道下的壁柱支撐着楣飾、簷口、及“1894”字樣的三角形山牆。女兒看見這個建築物當然要發揮「打爛沙盤問到篤」精神,這時我才發現自己對香港的歷史及建築還有許多不了解,所以只好拍照記下,回家再與女兒一起翻查資料,上一堂歷史課。
原來賽西湖水塘又名七姊妹水塘,那是太古洋行於1894年在北角七姊妹區半山設立的一個私人蓄水池,亦稱5號水塘。因當地居民認為其風光可媲美中國杭州的西湖,故又將該水塘稱為賽西湖。水塘負責供水給位於鰂魚涌的太古船塢、太古糖廠及香港汽水廠使用。在1977年,水塘被填平興建私人住宅區,部分土地則歸還香港政府管理。1985年,市政局在水塘的北岸建設了賽西湖公園。現今公園內仍保留七姊妹水塘之5號水壩水管隧道口遺跡。翻查資料才發現此地與這集團有如此淵源。
這時突然發現原來我們的日常生活其實與這集團有不少交集:例如家中有不少食物也是太古的出品,食用的糖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又例如我們曾經行山上港島大風拗,那裡有一條路叫「基利路」,女兒便問我「基利」是什麼意思,我只是知道從前不少香港道路都以港督的名字命名,但《香港工程考II:三十一條以工程師命名的街道》一書卻指出,「基利路」原來是以太古船塢第三任總工程師的名字來命名。
全港最大的「大鑊飯」飯堂
沿基利路、康栢徑上山,差不多二十分鐘便到戰時爐灶。城市長大的小朋友必定對戶外生火煮食好奇,跟她們一起看到介紹,原來此區曾是戰時太古水塘山坑的公共飯堂,亦即老一輩常說的「大鑊飯」。當時因為戰亂大量難民湧入,香港糧食需求急增,1941年後,港島市區內外15地點便設置了23個公共飯堂,而當中的室外地點,就以太古水塘山坑的飯堂規模最大。當然,這些公共飯堂已經停用良久,但是戰時用磚砌成的爐灶遺址,正好讓小朋友上一堂歷史課。參觀完戰時爐灶,如不上大風拗可以紅屋作旅程終點。紅屋原也與太古有關,那是太古糖廠的高級職員宿舍,1972年糖廠結束營業,該屋也被空置。1976年移交予政府管理,及後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物,由當時的漁農署接管後,再於2012年活化成為香港第一所生物多樣性自然教育中心。
說到這裡,你是否也想起生活中與這集團有關的事情呢?或者,你也有些與這老牌洋行相關的故事想要分享?太古在香港150年,推出「#人物說太古」 (#MySwireStories) 活動,只要在網上遞交照片或短片,簡短描述你的故事便可。被選中的話還會刊載於他們的社交媒體專頁。
香港這個地方,小小的城巿卻蘊含無盡故事,一個路牌、一寸土地都有獨特的歷史背景,與其讓小朋友學習歷史,倒不如家長也來個溫故知新,一同從新認識我們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