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Max 教材大王】學英文唔怕早 零歲可開始
本港家長十分重視子女的語文能力,早在媽媽懷孕時開始胎教,在寶寶仍在襁褓時營造英文語境,希望提高孩子語言學習能力。我研究幼兒語言學習多年,本文將分享多個學英文心得,教家長培養出能說出地道英語的孩子。
香港學生需要學習兩文三語(英語、廣東話、普通話),不乏學英文機會,但英文在香港是第二語言,要小朋友發音和運用英文像英語母語人士(native speaker)有沒有可能?原來關鍵在於「語言學習黃金期」。學術界共識是零至三歲是「語言學習黃金期」,愈早學習愈好,幼兒毋需付出太大努力就可自然地學到,而且似native speaker的成功機會愈大。
假若小朋友已過三歲,錯過黃金期又怎麼辦?其實毋需過慮,因為語言學習有「敏感期」或「關鍵期」,只是學習時間的過程較長。
家長要諗計 增加語言輸入
其實子女在嬰幼兒時期就可接觸多種語言,從小有「語言輸入」(language Input),認識語法規則等,我從事研究多年,見證不少真實個案,三歲孩子可已講兩至三種流利的語言。
如何增加「語言輸入」,很在乎家長的做法。家長一定要想盡辦法為小朋友「輸入」,例如請native speaker教學、參加playgroup,除了質量,也要質素(quality),以playgroup為例,理想playgroup含親子和同輩社交元素,幼兒可在無壓力的情況下學到藝術、音樂和外語等,不過她指坊間playgroup良莠不齊,有些「玩」的成分居多,學習元素較少。
兒童教材有用 互動最重要
許多家長帶孩子上playgroup,又會購買市面兒童英語教材、英文生字卡、英語教學影片、點讀筆等等,市面林林總總兒童教材,我對此的看法是:所有教材都是有用,關鍵在於怎樣用,如單靠上網看英文影片最不理想。最理想的方法是家長與子女日常生活的互動,當中有眼神接觸,對孩子日後與人相處也有幫助。
事實上,學習過程中最重要是培養孩子的興趣,不要令他們感到是苦差或建立負面情緒,否則難以成功。尤其香港教育常被批評「填鴨式教育」,當中教師和家長重視背誦、標準答案(model answer),抹殺學生創造力(creativity)和解難能力(problem solving),影響深遠。
要培育優秀孩子,有兩個準則,下期再述。
作者:香港中文大學兒童雙語研究中心總監葉彩燕教授(Professor Virginia Yip)
現為DR-Max 電子英語教材Electronic English 的教材顧問,為教材提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