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個小6男童疑被同學騙取93萬日圓(約48,570港幣)利是錢,成為近日新聞熱話!被騙男童父親向警方表示,兒子先後數次向同學購買所謂有升值潛力的「金幣」、外國紙幣等,然而實際上卻只是「水族館紀念幣」及普通外幣。
科技日益發達,為了讓生活更便利,不少父母都會給孩子一張八達通卡,特別是乘坐交通工具的時候,不用在車站慢慢數硬幣。但是很多父母也會反映他們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孩子把八達通當作「Magic Card」。隨便「嘟」一下,就到處請朋友吃零食、吃飯、買東西。究竟應該如何避免這個情況呢?
突如其來的「暑假」即將完結,小朋友將陸續復課。上學期間,小朋友會有較多機會接觸金錢,例如買早餐、搭車、或買文具等。家長不妨趁此機會與子女重溫精明使用零用錢的貼士。
在農曆新年,小朋友會收到利是錢,家長唔使因怕子女尚小而未能理解金錢觀念,而錯過親子理財的機會。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委會)為協助家長與小朋友在新年學理財,分享6個貼士,助子女培養和建立理財好品德。
在現今電子貨幣盛行的年代,孩子親手接觸金錢的機會愈來愈少,父母不妨參考以下的建議,趁孩子在農曆新年親手拿著利是錢之際,與他們上一堂新春理財課。
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委會)早前進行的「親子理財調查」發現,8成受訪家長(81%)給予子女零用錢,小學生每月平均獲得$449;中學生及大專生每月則平均獲得$1,134及$2,228。家長給予子女零用錢的主要理由為滿足他們的實際需要(77%),約一半(53%)家長以零用錢培養子女建立儲蓄習慣,只有28%家長認為零用錢是一個讓孩子開始管理金錢的機會。
正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作為子女的第一位老師,其處理金錢和對物質的態度,對他們的影響甚深。
不過,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委會)於今年進行的「親子理財調查」發現,在1,203名子女正就讀介乎幼稚園到大專院校的家長之中,不足3成(28%)有抽空與子女討論金錢管理,約八分一(12%)稱他們從未與子女談及相關話題,認為他們年紀尚小,未能明白理解...
小朋友很多時都會將自己與其他人比較,因為他們容易被別人的玩具、文具、衣服或用品吸引,希望自己可以擁有相同的物品,然後就會對爸爸媽媽說:「誰人有什麼什麼,我也要一個。」
父母愛錫子女,在能力範圍做到的,都想盡量滿足他們,這心態是可以理解的。不過過分地對子女百般遷就,有求必應,即時滿足他們所有物質要求的話,對培養他們的價值觀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相反,...
金錢觀和理財概念應從小教導孩子。美國一名媽媽為鼓勵孩子做家務,「招聘」孩子擔任不同職位,孩子學懂賺錢得來不易。媽媽在網上分享後,獲大批網友激讚。
美國單親媽媽Shaketha McGregor育有6歲、10歲和13歲的仔女,3名孩子因為不斷求要手機、金錢、周圍去玩,她不想只給錢或物質來滿足孩子,所以諗計應付,令他們為想要的東西付出,學懂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