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長對談】五旬節于良發小學 繽紛活動掀閱讀風氣
今次來到五旬節于良發小學,跟薛詠詩校長對談後,發現該校投放了不少資源,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並為學生帶來多采多姿的閱讀活動。
校方設有早上晨讀及午飯後閱讀時段,晨讀時段更由薛校長或其他老師親身向小朋友講故事。除了中文書,校方亦設指定時間閱讀英文書,不過一、二年級小朋友普遍需要導讀,則會安排英文老師或外籍老師到課室講故事。學生除了可在圖書館借閱實體書外,校方亦開放電腦室的設施,讓小朋友閱讀電子書,以各種不同的媒介,探索閱讀的趣味。
薛校長認為讓同學之間充滿閱讀氣氛,對推動閱讀風氣非常重要,更會讓小朋友真正喜歡閱讀。於是校方安排三至六年級的學生籌組班級讀書會,以話劇等不同方式介紹圖書,並安排在早會中演出。家長義工會到課室為低年級學生講故事,而老師亦會培訓高年級學生,向學弟學妹分享圖書,讓他們學習承擔任務之餘,同時增強這些高年級學生的自信心。
眾多活動當中,薛校長認為「圖書館驚喜遊」最得小朋友歡心。校方於每月設定不同主題,並安排圖書問答遊戲、猜燈謎、看故事短片等不同活動,讓小朋友小息時到圖書館參與。另外校方亦會舉辦「閱讀嘉年華」,由一眾師生扮演故事人物,向別人介紹自己所扮的角色,並推介相關圖書,最後更會投票選出最佳造型。
除此之外,校方亦會舉辦其他校內活動推廣閱讀,如圖書閱讀獎勵計劃、班際閱讀積分比賽、作家講座、特價書展、參觀公共圖書館、邀請中學生到校分享閱讀心得等等,小朋友於生日的月份到圖書館借書,更可獲贈書籤。林林總總的活動讓學生以不同的方式接觸閱讀,將閱讀變成不可缺少的習慣。
薛校長不但為學生舉辦了豐富的活動,也十分重視小朋友的意見,她會定時約小朋友一起吃午飯,了解小朋友的想法,聆聽小朋友的感受,從而制定更合適的政策和活動方針。
疫情期間,閱讀活動大多改為網上進行。例如小朋友在網課上分享,或會在家中拍攝短片,向其他同學介紹所讀的書籍。恆常的課堂中持續融入閱讀元素,如中文科加插圖書教學,以圖書內容設計成單元教學,同時教授閱讀技巧;英文科配合課題內容,加入跨學科閱讀材料;另外常識科善用電子教學閱讀科普圖書,如提及「遠離煙酒」的課題時,老師會加入醫學文章作解釋。務求讓小朋友在校園內外或線上線下也能感受閱讀的氣氛。
-
2024年12月18日至19日,佛教黃允畋中學中五級師生一行一百二十餘人參與教育局「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內地考察」,前往廣東英德展開為期兩天的鄉村振興主題研學。此行旨在通過實地考察,讓學生親身了解國家發展戰略,深化對中華文化與國情的認知,並思考香港青年在國家發展中的定位。1 day ago
-
幼稚園是小朋友人生的第一間學校,他們認識的第一個老師、第一個校長、第一個同學仔通通都在幼稚園發生。在幼兒階段,良好的身心發展將會成為小朋友日後重要的基石。位於港島天后的樂䔄幼稚園,劉詩玲校長表示,幼稚園最關鍵的理念就是如何全面關顧孩子的身心發展,當中包括情感、社交、認知和身體發展等。8 day ago
-
位於屯門的道教青松小學,一直以關愛文化和全人教育見稱,除了培養學生的學術能力,更重視他們的情緒健康。為應對小學生日益增加的情緒挑戰,校方於本學年首度推出先導計劃,引入韓國高科技情緒管理系統,為學生、教師及家長提供非入侵式腦電波掃描、數據分析、評估、冥想音頻及腦神經反饋訓練等,旨在提升休息放鬆、人際關係及抗逆力,促進整體精神健康。15 day ago
-
2025年1月17 日,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舉行「愛•德•華•科技節2025」(St. Edward’s TechnoFest)。於開幕禮上,當日校方邀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總學校發展主任(觀塘)張嘉祺先生、天主教香港教區教育事務主教代表助理胡艷芬女士及李玳華女士、觀塘區學校聯會執行委員會主席金偉明校長、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黃家偉博士、香港都會大學教育及語文學...1 month ago
-
現今社會已經日益接受「求學不是求分數」這句說話,並愈來愈重視學生們的體藝發展,令學界更加看重體藝教育。以救世軍田家炳學校為例,就一直秉持着多元教育的理念,並致力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加上陳志斌校長求學時曾擔任田徑及球類校隊成員,深深明白體育鍛煉對青少年的正面影響,於是在上任以來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各種體育活動,並由去年起一連兩屆帶領學生參加「聯校智能運動STEM大...2 month ago
-
理財不單是生活一部分,有國際性的研究更指出,良好的理財教育可幫助學生建立全球視野,培養負責任的消費習慣和理性決策能力,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環境,加上電子支付的普及化及學生出現過度消費的行為,良好的理財教育已成為小學階段不可或缺的課題。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致力推展「校本跨課程理財教育計劃」,曾榮獲投資者及理財教育獎(教學)―學校組金獎,學校刻意在課堂設計和...3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