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英國逾18.6萬人確診,英國國民保健服務(NHS)近日向醫生發出警告,指當地醫院深切治療部突然接收多重系統發炎(multi-system inflammation)的兒童患者急增,當中兒童確診新冠肺炎,憂心情況與疫情有關。
多重系統發炎患者的病情嚴重,包括具有與非典型川崎症和中毒性休克綜合症相似的特徵,如高溫、低血壓、皮疹和呼...
5 year ago
-
自閉症兒童在語言表達、社交和感覺處理方面有障礙,外界認為他們更容易患口腔疾病。香港大學研究團隊比較患自閉症和正常發育兒童和青少年的口腔健康情況,發現兩者唯一區別。 一般觀感: 1. 給自閉症兒童服用的藥會導致口乾,因唾液不足較易導致更高的蛀牙風險。 2. 自閉症兒童的感觀與常人不同,一般人認為是正常的感覺,對他們來說可會引起獨特的反應,...5 year ago
-
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嚴重,學生多以電子產品網上學習和娛樂,有機構調查發現86.4%學生因此而增加每日睇mon時間;近半人出現眼睛不舒服。有眼科醫生提醒學生要留意4大點,否則會增加眼疾風險。 學生護眼意識弱 奧比斯在3月以網上問卷訪問427名小學至大學學生及幼稚園家長,86.4%受訪者表示,停課期間因為網上學習而增加每日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49.7%...5 year ago
-
在長期停課的影響下,學校陸續採用電子教學,讓學童安在家中亦可以維持學習進度。作為家長,見到子女需要長時間對住螢幕做功課及上課,漸漸擔心子女的視力會否受到影響。 雖然早有指引列明,使用電子產品時,雙眼及螢幕應保持適當距離,但發育中的兒童因雙手不夠長,很多時候無法確實執行,容易造成深近,甚至引發青光眼等眼疾。 兒童視力黃金期 全球首製有效眼藥水治療...5 year ago
今日是世界睡眠日,家長們瞓得好嗎?有調查發現,每10名香港人就有6.8人失眠,雙職爸媽承受的工作和家庭壓力更大,加上過去半年的社會運動或新冠肺炎疫情,都影響港人睡眠質素。負責調查之一的社企建議11個方法,教大家緩和失眠問題。
每年的3月13日是世界睡眠日,社企銀騎士委託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進行問卷調查,訪問807名港人,發現每10...
5 year ago
-
疫情肆虐,大家為了避「炎」,盡量留在家中,大人小朋友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亦多了,手機、平板電腦是衛生黑點,一定要經常清潔消毒,否則隨時細菌多過廁所板。但如何消毒和清潔才不會損害手機表面及零件呢?Apple官網日前更新iPhone的清潔建議,用家要留意! Apple官網建議用戶無論清潔Mac機、iPad、iPhone、iPod、顯示器等產品,都...5 year ago
-
父母見到嬰幼兒臉蛋紅通通,像一顆小蘋果般,會覺得特別可愛。不過,如果孩子的臉蛋異常地泛紅,父母就要注意了!因為孩子可能患上俗稱為「蘋果病」的「傳染性紅斑」。5 year ago
-
武漢肺炎個案近日在香港和全球每日都有新增個案,許多家長為了避「炎」,使用大量清潔劑消毒家居,把病毒趕盡殺絕。研究發現,幼兒吸入化學清潔劑,可能會增加患哮喘的機會。家長可改用天然清潔劑打掃家居,為孩子健康改變習慣。 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學研究團隊調查逾2000名家長,了解子女在出生後3至4個月接觸化學產品的情況,並在孩子3歲時進行評估。結果發現,...5 year ago
「頂頭鎚」是踢波基本功之一,但過往有研究指頂頭槌或會對球員腦部造成創傷。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足球總會發表最新指引,列明禁止11歲或以下兒童在足球訓練時練頂頭鎚。
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足總日前共同更新「頭鎚指南」,向足球教練定明不准11歲或以下兒童、小學生作任何頂頭鎚訓練,而16歲以下的青少年則應採「較後次序」(low priority)和「分...
5 year ago
-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面授課無了期。許多小朋友沒有返學的日子,作息開始反轉,甚至日夜顛倒。美國兒科學會研究指,不論小朋友睡多少,遲睡會增加肥胖風險和BMI(體重指標)過高。5 year ago
-
嬰幼兒的健康與家居環境的清潔密切相關,父母們都懂得這個道理。但是孩子們最經常接觸,有時還放在嘴裡咬的玩具該如何清潔和消毒呢? 有些媽媽擔心清洗後會影玩具的功能,比如一些電動玩具;有些媽媽擔心消毒劑殘留在玩具上影響孩子的健康。怎樣做才是正確的方法呢? 根據玩具不同的材質和類別,清洗消毒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可水洗絨毛玩具 可使...5 year ago
-
武漢肺炎陰霾持續,適逢流感高峰期,洗手洗手洗手和戴口罩成為大人小朋友每時每刻必做事項。小朋友對衛生常識不太理解,美國一名小學老師利用麵包做實驗,證明唔洗手的後果令人震驚。 冬季是流感高峰期,小朋友抵抗力較弱,學校往往首當其衝,成為交叉感染途徑,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預防病菌的有效方法之一,不過小朋友經幫亂摸,洗完手又打回原形。美國小學老師Jar...5 year a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