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塑膠產品所含的雙酚A(BPA)可能會對健康構成風險,不少家長為了安心,會選擇標榜「無雙酚A」(BPA Free)或雙酚A替代品——雙酚S(BPS)的塑膠產品。最新研究發現,雙酚S產品也未必安全,甚至有機會損害胎兒大腦發育。專家就建議以其他兩種常用物料的器皿儲存食物。
數十年前,科學家首次攝入雙酚A會導致懷孕初期流產、胎盤疾病和其他相關問題。此後許...
5 year ago
-
家中出現第一個BB,整個家庭有天翻地覆改變,原本夫妻的注意力由對方變成剛出世的孩子。有研究表明,在首名BB出生前有焦慮跡象的一方,出世後會更容易出現妒忌感覺,以及減低夫婦關係滿意度。 過往已有很多研究指,家中出現小孩會降低夫婦關係的滿意度。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人文科學博士研究生Anna Olsavsky的研究發現,當伴侶全神貫注地照顧BB,花了少心...5 year ago
-
武漢肺炎持續,學童停課至4月,改變了家庭、活動、作息的時間,加上與家人多了時間相處,親子間發生摩擦的機會也增加,有機會對小朋友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響。以下一些技巧,可幫助小朋友和家長增加幸福感,好好享受長假期。 1. 在假期裡,盡量保持家庭常規不變:例如盡量要孩子遵守平時的睡眠和進餐時間。 2. 家長心理上和身體上要照顧好自己:兒童和青...5 year ago
-
懷孕期間,準媽媽都希望一切順順利利、平平安安,但有些情況卻不能控制,例如妊娠毒血症(又稱子癲前症),嚴重併發症令人猶如半隻腳入「鬼門關」。外國研究最新發現,蘑菇含有一種較高含量的抗氧化劑,有助舒緩妊娠毒血症。 妊娠毒血症是一種不常見但嚴重的妊娠併發症,孕婦出現高血壓、嚴重水腫和頭痛、蛋白尿、上腹疼痛等病徵,引發痙攣或導致肝、腎、肺衰竭、凝血問題,...5 year ago

大多數家長看到嬰兒吃手的第一個反應,都是趕快叫嬰兒把手從嘴裡拿出來了,太髒了!
但你知道嗎?其實嬰兒吃手,是他們探索世界的一種獨特方式,而且在吮吸手指的同時,也讓他們獲得一種安全感,如果家長強行阻止並不利於寶寶成長。
成長必經階段
仔細觀察,大部分的嬰兒都是在3個月大左右開始「吃手」的習慣。研究指出,剛出生的寶寶未意識到雙手的存在,等...
5 year ago
-
母乳餵哺對嬰兒的健康有多種益處,這是毋庸置疑,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母乳的寡糖2'FL在能有效增強嬰兒的神經發育,有助認知發育。 洛杉磯兒童醫院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對50名媽媽及其孩子進行研究,以分析母乳成分、1個月大和6個月大的進食頻率對他們的認知發育的影響。他們以嬰幼兒發展的標準化測試Bayley-III量表作評估。 結果表明,餵哺母...5 year ago
-
有說女人有個「甜品胃」,但佗B期間為健康緣故,無奈戒甜,真的令準媽媽頓時失去「人生意義」。有雪糕品牌獲美國妊娠協會(American Pregnancy Association)認可,其獨特配方能滿足孕婦在懷孕期間的特定營養需求,相信是「雪糕控」準媽媽的最sweet消息! 有研究曾表示,懷孕期間最渴望的食物包括雪糕、糖果、西瓜、熱帶水果及果...5 year ago
-
新生命來臨,作為新任父母萬事小心,希望BB健康成長。挪威研究發現,外國流行的袋鼠育兒法(Kangaroo care)可增加體重過輕BB的生存率30%。 袋鼠育兒法類似於袋鼠媽媽照顧袋鼠BB的方式而得名,爸媽在把BB直抱,背部只簡單蓋上衣物或背巾,讓BB伏在赤裸的胸前,增加親子肌膚接觸。挪威卑爾根大學研究員在2015年至2018年追蹤45,000名...5 year ago

據家計會網頁指,20至35歲是女性理想的生育期,在35歲或以上懷孕的女性便算是高齡孕婦。
不過,根據香港衛生署的資料顯示,近年女性首次生育的年齡中位數,是31.4歲,較20年前的26.6歲,足足年長接近5歲;而2016年,更有12.1個嬰兒,在母親40至49歲時出生。
1.自然流產的機率較高
高齡女性的卵子容易發生染色體異常,所以在懷孕早...
5 year ago
-
爸媽有時候對嬰幼兒做一些揪頭髮、咬人的舉動感到困擾,其實在嬰兒還未學懂說話之前,他喜歡用這些行動來表達愛意呢! 1 緊盯著父母 BB如果一直盯著爸爸媽媽看,代表想要吸引父母的注意,想要得到父母的關懷。 BB的眼睛想要表達的是:「我愛你,爸爸媽媽是不是也應該對我表示一下呀!」 2 咬父母 對BB來說,咬人的經驗是...5 year ago
-
照顧小朋友極花心血和精神,如家中的老公仍是個「大細路」,作為老婆有時真的有苦自己知。外國有研究指,近半太太認為老公帶來的生活壓力比孩子多,有家庭治療師建議夫妻視婚姻作「鍛煉」,要認清「鍛煉」過程中總會帶來痛苦,但付出才有好結果和收穫。 美國一項調查訪問7,000名媽媽的平均壓力,最高10分為壓力「爆燈」,媽媽平均分為8.5分,反映壓力超大,情況令...5 year ago
-
嬰幼兒腸道微生物「三歲定八十」?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展開一項針對孕婦及嬰兒腸道菌群的研究,招募1,000位母嬰,以評估嬰幼兒時期的環境及飲食因素如何影響兒童健康,並有助於評估孩子患病的風險因素、預防及疾病治療。 嬰幼兒期是腸道菌群發展的黃金時期,團隊將會研究嬰幼兒期腸道微生物群的發展情況,以預防和根治不同疾病,如克隆氏症、糖尿病、癌症及冠心病等,促...5 year a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