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父母,必定十分關心自己寶寶的身心發展,而出生後的第一個重要里程碑,就是BB幾時識行。嬰兒學行作為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關鍵階段,通常在10至18個月大時進行。這階段的嬰兒不僅肌肉力量增強,平衡能力和動作協調性都有顯著發展。家長可以透過多鼓勵並進行一系列練習方法教BB學行,同時幫助寶寶順利過渡至獨立行走階段。
10 month ago
-
看著自己的小朋友快將踏入入讀 N 班或幼稚園的年齡,應該如何讓他們有效戒尿片?作為父母,教小朋友去廁所是一項重要的課題。根據醫學研究,嬰兒控制大小便的神經系統和肌肉,要在嬰兒約 18 個月才發展成熟。所以,在小朋友接近兩歲,準備入讀 N 班前進行訓練是最合適不過的時機。以下是專家提供的戒尿片方法及如廁小貼士供家長們參考,讓小朋友們為未來的學校生活做好準備,盡...10 month ago
-
「我要,我即刻要!」、「你幫我做埋佢吖,我唔識呀!你做好啲嘅!」、「爸,同我攞杯水過嚟!」、「我唔理,見到就係我嘅,佢哋冇份玩!」、「你夾埋俾我食啦!唔係嘅話,我唔食!」、「要我食飯?你俾手機我玩先啦!」11 month ago
-
有不少父母希望能趁著假期與孩子渡過快樂美好的時光,卻總是為安排甚麼活動而煩惱。其實,只要父母願意付出時間,用心陪伴孩子,不用花錢也能與孩子建立優質親子互動,例如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去公園、砌積木、和買餸等等,把握生活中每一個增進親子關係的好時機。11 month ago

想學好英文有很多方法,有效的語境,加上符合小朋友天性的方法,把英語融入在日常生活中,相信事半功倍,令小朋友學得更好更快。以下3個生活化英語學習法,家長不妨參考。同時完成線上學習平台51talk英語體驗課堂,更送Chill Kids Club兒童遊樂場親子套票,即睇詳情。
11 month ago
-
大部分家長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孩子的學業成績、起居飲食、課餘興趣等等,已經佔用了大部分時間,這些大小事每每需要與孩子角力。究竟在沒有充足時間下,如何與孩子享受親子時光?育有2名女兒的前港姐張嘉兒,近日在facebook分享3個極簡方法,只要每日重複做,就能打造與孩子之間優質的親子時光。11 month ago
-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在中國和美國,兄弟姐妹的數量與心理健康呈負相關。這意味著擁有越多手足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越糟糕。此外,一項針對2000名英國成年人的調查顯示,51%的受訪者認為他們與手足之間仍存在競爭關係。這些研究結果表明,現今兄弟姊妹之間的關係並不像我們所期待的那樣深厚,反而充滿了競爭,這對情緒和心理健康有負面影響。1 year ago
-
近月不時發生家長疏忽照顧兒童的個案,有家長因外出買餸獨留兒童在家而造成意外。部分家長或會認為孩子同行會阻礙處理事情,或錯誤認為兒童獨留在家的時間短、有兄弟姐妹的陪伴便會相對安全。事實上,孩子快樂成長有賴家人的保護及照顧,父母可以嘗試調整照顧孩子的心態及角度,在日常生活中好好把握親子相處的時光。1 year ago

在育兒的過程中,遇到小朋友講大話可謂每位家長的必經之路,讓各位爸爸媽媽非常頭痛。不用擔心!慈慧幼苗 Healthy Seed 資深註冊社工李淑輝(Jody)與大家分析小朋友講大話的常見原因,並分享改善幼兒說謊問題的處理貼士。
1 year ago
-
孩子慢慢長大,為何不向父母說出心底話? 正向教育:「不要哭,傻孩子,小事,沒什麼大不了!」 最近接到一位家長的查詢,說孩子遇到一點事情總愛哭,懦弱不堅強,很希望幫孩子調整過來。1 year ago
-
在餐廳、公園、遊戲室,總會遇見一些家長教導孩子要「分享」。無論是食物、玩具還是遊樂設施,家長都希望自己子女要學習與別人分享。看看面前的孩子,究竟有多少次是他們真心想分享?還是因為他們聽話、服從權威而聆聽家長的指示呢?1 year ago
-
年幼孩子吸吮或咬手指,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 1. 焦慮和緊張 2. 感到沉悶 3. 缺乏安全感 4. 吸引成人注意1 year a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