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遊樂場】建立與身體的關係(上)
創意動作 呈現身體教育
課堂上,孩子笑聲此起彼落,用身體裝出各種奇形怪狀,就算要扮演相同的動物角色,各人都有不同的形態。身體遊樂場創辦人之一小月老師表示:「身體遊樂場著重以creative movement(創意動作)呈現『身體教育』,不論在活動或安靜當中,都希望能培養孩子感應身體的意識。我們這些成年人很少會留意自己的身體,就連溫度也不太敏感。因此身體遊樂場希望不論大人還是小孩,都明白身體不只是一個工具而已,學生能找回當中的感覺和意識,繼而學習運用自己的身體與其他人建立關係,學習珍惜自己,知道自己的獨特之處,這是很重要。」
小月老師表示,課堂上學習的是一種可自由發揮的舞蹈:「除了傳統的舞蹈班如芭蕾舞、爵士舞外,有一種可讓人自由發揮的舞蹈,而這舞蹈很重視小孩的獨特之處,讓他們自行思考,用身體的動作去發揮。」
勇於表達 沒有標準答案
既然著重creative movement,每個孩子的動作該是獨一無二吧?小月老師說:「老師不會示範動作,也沒有特定的舞步,所有動作都用引導的方式教導的例如要孩子扮演一棵大樹,大樹在每人心中都有不同形態,樹枝可以是直,也可以是彎;有些只有葉,有些多了花,孩子可用身體呈現這些想法出來。當老師問及樹有什麼特徵時,孩子可以放膽講出自己的想法,透過生活的經驗模仿一棵屬於自己的大樹,沒有對錯之分。只要每個動作都由其創作出來,那都是美麗的。」
「每個星期都會有一次一小時的恆常班,這就是孩子跟身體建立關係的機會,累積一段時間後,自己與身體的連結會有一定成效。孩子會很自在,很有信心去做回自己,也會感到很平靜。重要的是,很多恆常班會有證書或表演機會,這裡卻是沒有,只有重視過程的學習。雖然沒有分數,但會有進度,會看到人的身體慢慢調節、釋放、平衡。」
小月老師希望小朋友能透過了解自己的身體,去學習明白及珍惜自己。
課堂著重創意動作,就算是扮演相同的動物(如:貓),也會有不一樣的形態。
課堂上沒有指定動作或是標準答案,所有動作都以引導方式去教導。
鼓勵擁抱 增強親子關係
除了小朋友班外,身體遊樂場也有開辦成人班、親子班:「學生由最小兩歲多,到最大六十歲的夫婦也有,沒有年齡和性別限制。而兩歲至幼稚園高班的孩子都較適合親子一同上課,並以體驗式為主。這年紀的孩子理解力不強,不但需要父母陪伴去感受身體,也是建立親子關係的好機會。
原來有很多人都不懂得這道理,親子缺乏最基本的擁抱,而這種活動除了玩之外,也經常提醒家長要多擁抱小朋友,從小養成習慣,那長大後的親子關係也緊密得多。身體遊樂場就提供了一個機會,透過玩樂如人肉滑梯、人肉韆鞦等,給家長與小孩建立關係,而這種關係當然也是可以在家中建立呢﹗」
孩子學會勇於表達自己,將自己心中的想法,用身體和語言表達出來。
重新認識 與身體玩遊戲
至於年紀較大、理解力較強的孩子,小月老師認為他們可以上恆常班:「課程需要孩子的想像力,要聽懂故事和情境才能投入,學習『大、小、快、慢、輕、重』等概念,才能懂得如何跟身體玩遊戲。」「有一次曾舉辦『身體與詩』的活動,參加者都是小學生,我曾經擔心過小學生開始有男女性別觀念,對body image(身體形象)會感到害羞尷尬,但活動開始後卻發現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而且他們的能量是超乎想像!原來小學生比幼兒更需要活動,不單止有精神耐力,他們都有很強的觀察力,可以多做一些觀察、討論和解決問題的活動,例如活動中老師要求孩子用身體合作做一個標點符號『?』,他們很拼命去嘗試,一人彎曲身體,另一人做一標點;又要求標點懂得走路等等。從活動中可看到孩子們很努力去用身體和合作去呈現事情,每個身體都不一樣,每個想法都意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