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面試】部署面試 必考大熱玩具
觀察小朋友的能力
DeerKids課程總監及註冊社工欒綺華指,面試最大目的是了解小朋友的生活習慣,有些孩子語言表達能力較弱,難於表達,透過玩具可以知道他懂不懂配對、對日常有多認識。
「玩玩具過程中,老師可看到考生的自理能力、與家長相處關係、管教模式,同時睇到小朋友的身體發展,例如手眼協調、小手肌發育等。煮飯仔、形狀和顏色、砌積木、圖卡圖書等,都是近年熱門項目。」
煮飯仔
看似最簡單的煮飯仔,原來可考驗多方面能力,是K1和N班的面試常客。欒姑娘指出,學校會考小朋友認識多少種常見食物,兩歲左右應該對麵包、蘋果、橙、梨、香蕉等有一定認識,問題包括:「這是甚麼水果?」、「能否拿蘋果給老師?」
另一方面,切水果的動作可考驗小手肌發展,懂不懂得雙手一齊運用,把食物切開,過程中是否夠力。而配對食物則考邏輯思維,能否把相同的食物放在一起。
切食物動作,便能知道小手肌發展、手腕靈活度等能力。
把相同的食物拼合,測試邏輯思維。
顏色和形狀
最常考的是手抓板,N班已需面對。手抓板有形狀配對,從中觀察小朋友能否放到正確位置,如空間感比較弱的孩子,未必能擺放妥當,空間感對之後寫字有影響,香港重視抄寫,所以老師較看重這方面。其次能否運用前二指或三指拿取小板塊,而不是手掌心,這關係到雙手發展。為了增加難度,老師或會詢問孩子板上的是甚麼顏色,一般兩歲小孩已能分清紅黃藍綠四色。
手抓板同時考顏色和形狀。
配對雞蛋比手抓板更難,通常考K1才出現。
積木
有多種形狀,如水管形、樂高形、螺絲形等,可考驗小朋友的手肌控制及手眼協調,期間老師會觀察考生砌積木時是否快速順利、是否夠力、會不會太大力把積木推掉。欒姑娘說有學校會指定砌某種顏色,一來考驗聽覺專注力,有沒有聽到指令,二來考察紀律性,是否能跟指示去做。
好玩的砌積木遊戲,能了解孩童雙手的發展。
拼圖
拼圖可考驗小朋友的認知水平及常識,試題多以動物、交通工具為主,測試小朋友能否把動物的頭身尾拼合。思維清晰的孩子能很快完成,多見於K1面試,N班較少採用。
拼圖測試多以三至四塊為主。
串珠
串珠最能反映小手肌協調能力,是常用的評核工具之一。通常老師會先示範,然後要求小朋友跟着做,看看小手指能否利落地把繩子穿過小孔。有些學校會增加難度,例如指定珠子的顏色或形狀。
把珠子一顆一顆穿在繩子上便算合格。
大圖書、圖卡
以大圖畫、圖卡考核的學術問題,由簡單的五官、動物以致較艱深的數字、文字都有,欒姑娘指老師會要求小朋友在圖畫中指示眼耳口鼻的位置,或者從兩張圖中,問哪一張才是白兔。小部份K1面試需認出文字,一般是較少筆畫的中文字,如日、人等。如考數字,最常見是考1-3。
指出五官位置。
指出生活常見物品。
認中文字是K1試題中,最艱深的項目之一。
數字考1-3為主。
DeerKids課程總監及註冊社工欒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