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兒|從零歲開始 建立「兒家.宜居」家庭環境
在香港這個多元文化的社會中,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獨特的故事。對於每個孩子而言,「家」是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地方。這個「家」不僅是指舒適的居住空間,更包括家人之間的溫暖互動,以及家居外部的環境。除了不打不罵,對任何形式虐待孩子說「不」,建立一個宜居的家庭及社區環境,廣義上是提供最有效全方位保護兒童的方式。
孩子的成長黃金期
許多研究證明,0至6歲是孩子腦部及身體成長的黃金期,在這段時間內,孩子對周圍環境刺激的反應尤為敏感。因此,照顧者如果能提供一個充滿滋養和優質刺激的家庭環境,並促進良好的家庭互動,便能支援孩子的全人發展。
香港小童群益會於2022年與本港知名學者梁敏教授和許娜娜教授合作,進行《兒家.宜居家庭環境觀察量表》(下稱《量表》)的驗證研究。該量表包含八項指標,幫助父母了解如何為0至6歲的孩子創造有利的家庭環境,改善親子互動,並增強父母的親職效能感。
建立宜居的家庭環境作為保護孩子的策略
為了讓孩子在宜居的「家」中愉快成長,以下是一些根據《量表》指導的具體建議。這些建議不僅能促進孩子的發展,還能有效地保護他們的身心健康:
1. 家庭對孩子有足夠「反應」
父母可以多口頭回應孩子的發聲或言語,並提供情感上的回應。從小開始給孩子足夠的「反應」,不僅能提升他們的語言能力,還能增強孩子的安全感。良好的互動交流是保護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一環。
對於0至3歲的嬰幼兒,當他們開始牙牙學語時,父母可以這樣回應
「寶寶,你想跟我分享你看到的(紅色的花)嗎?謝謝你和我分享呀!」
對於3至6歲的學前兒童,當他們對周遭事物展現好奇時,父母可以這樣回應:
「你似乎對這件玩具很有興趣呢!謝謝你問我呀!」
2. 家居環境設有適合孩子發展的學習素材
學習素材的重點不在於其外觀是否華麗或價格是否昂貴,而在於它們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齡和發展需求,並能引發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們在探索中獲得樂趣,這對於他們的全面發展至關重要。
對於0至3歲的嬰幼兒,適合的學習素材包括懸掛旋轉玩具、遊戲墊、手眼協調玩具(如積木、串珠)和毛公仔等。
對於3至6歲的學前兒童,則可提供促進學習的玩具、書籍和遊戲,如學習顏色、大小和形狀的玩具、拼圖、促進自我表達的泥膠和畫筆等。父母可以將這些學習素材擺放在孩子容易接觸到的地方,以鼓勵他們主動探索和學習。
3. 組織孩子的生活,提供多樣的學習刺激
父母在規劃孩子的日常生活時,除了要考慮生活的規律性外,還應安排多樣的學習刺激,以便讓孩子獲得必要的技能和知識。例如,超級市場是一個很好的場景,讓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為孩子提供多樣化和豐富的生活經驗,並培養他們對世界的好奇心。
對於0至3歲的嬰幼兒,父母可以定期帶他們去超級市場,因為這裏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學習刺激。例如,當孩子觸摸小蘋果時,父母可以這樣回應:
「你在摸一個紅色的小蘋果呢!它是硬的,寶寶,你有吃過嗎?」
對於3至6歲的學前兒童,則可以讓他們在超級市場中選擇食物或商品,並引導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
「我想買牛奶和麵包,你想選擇什麼呢?」
在孩子的成長旅程中,建立一個「兒家.宜居」的環境是我們每位父母的重要使命。足夠的回應、適合的學習素材和豐富的生活經驗,不僅是支持孩子全人發展的方式,也是保護他們身心健康的重要策略。願每位孩子都能在這個充滿滋養和優質刺激的家庭環境中茁壯成長,成為自信快樂的人。
(本文由香港小童群益會恩童計劃計劃隊長及註冊社工 郭蔓菁姑娘撰寫提供)
-
「你玩咗架玩具車好耐喇,不如俾其他小朋友玩一陣啦!」相信很多家長都曾對子女說過這類型說話。我們明白不少家長都希望自小培養孩子「分享」的良好品格,令他們懂得與人相處,成為受歡迎的孩子,但強迫孩子與人分享,又是否合適?有什麼方法可令孩子願意分享呢?2 day ago
-
解難能力是小朋友未來成功的關鍵技能之一。6-12歲這階段正是培養邏輯思維、創意和獨立性的黃金時期。家長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提升解難能力,同時維繫良好的親子關係?以下為爸媽們結合實用建議和案例,分享有效方法及應避免的「地雷」。18 day ago
-
你還記得自己第一次收到零用錢的興奮嗎?對於孩子來說,金錢的世界既神秘又吸引,但如果我們沒有從小為孩子種下正確的金錢觀念,這個世界只會更令人困惑。財商啟蒙,不僅僅是教孩子金錢的數字遊戲,更是生活態度、責任感與未來幸福的起點。22 day ago
-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有些人總能輕鬆與人聊天、交朋友,甚至在人群中閃閃發光呢?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社交力」!社交力其實是人與他人溝通、互動,建立和維持好關係的能力。它包含了說話、傾聽、同理心、情緒調節、非語言溝通等技巧。事實上,從寶寶時期開始,這些能力就慢慢在發展了!如果我們能從小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社交力,他們將更容易建立健康愉快的人際關係。23 day ago
-
上期治療師團隊分享如何協助幼兒建立良好進食態度,今期治療師則與家長講解幼兒偏食行為與其感官敏感度間的關係,分享一系列訓練幼兒「感覺統合」的方法,降低他們抗拒食物的反應及感官敏感度。24 day ago
-
都市人總是感覺時間不足,要同時處理過多事務,不知不覺中陷入一種分秒必爭的焦躁感。家長往往會將此節奏套用於子女身上,很多父母的口頭禪總是「快啲啦!」。如何讓孩子建立時間觀念﹖不同階段(2歲至6歲)幼兒各有應學會的時間觀念,家長必須掌握「適齡」原則。25 day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