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兒|發掘孩子先天性格優點 後天培養成強項 有助適應升讀小一
各位家長有無試過被人問︰「孩子有咩強項?」當下可能就有以下想法︰「佢記性好好,幼稚園高班識背乘數表」、「佢音樂天份好高,五歲識彈奏三種樂器」。孩子的才能當然值得被讚賞,但如果家長只把注意力放在學術或認知能力上,便有機會忽略孩子性格上的優點和美德,而這些其實可以培養成為孩子的強項﹗
6種美德 延伸24個性格強項
著名的正向心理學家馬丁•沙尼文(Martin Seligman) 和克里斯托弗•彼得森(Christopher Peterson) 以科學驗證為基礎,提出了6種美德,包括「智慧與知識」、「勇氣」、「靈性及超越」、「公義」、「節制」和「仁愛」,並延伸出24個性格強項,如:好奇心、領導才能、謙遜等。他認為每個人與生俱來便擁有不同程度的性格強項,並能夠透過後天鞏固和培養,並加以發展。

培養性格強項 有助孩子適應升讀小一
研究指出,性格強項與孩子升讀小一的適應能力有莫大關係,以下例子說明如何加強孩子適應升讀小一。
例子1︰「好奇心」提升面對困難和挑戰的能力
如果家長擁有與「智慧與知識」和「仁愛」相關的性格強項,善於營造一個溫暖而正面的成長環境,絕對有利孩子對學習的投入程度,並促進孩子自由地進行探索和學習。如果孩子擁有「智慧與知識」相關的性格強項,如:好奇心和喜愛學習,他們便能展示更強的學習動機,提升面對困難和挑戰的能力。
例子2︰「仁慈」有助建立人際關係
如果家長能善用「仁愛」的性格強項,如:仁慈和社交智慧,孩子更容易在學校融入社交圈子。而孩子擁有「仁愛」有關的性格強項,則有助他們在小學結交新朋友和建立人際關係。
例子3︰「自我規範」有效調節自己的行為和情緒
研究指出「節制」的性格強項,如:自我規範、謹慎,能協助孩子更有效調節自己的行為和情緒及跟從老師指令和課室規則。

培養性格強項3大貼士
家長可以參考以下方法發掘和培養孩子的性格強項︰
1. 提供多樣的體驗式活動
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體驗性格強項的重要性。例如:孩子與家長玩桌面遊戲時,孩子需要學會跟隨遊戲規則(性格強項:自我規範、公平)、與人合作或組隊進行遊戲 (性格強項:團隊精神),同時讚賞和安慰贏家和輸家(性格強項:愛、仁慈)。
2. 運用性格強項的詞彙讚賞孩子
家長宜多留意孩子展現性格強項的時機,並利用相關具體的詞彙,即時讚賞孩子的行為。例如:「你用咗好多種顏色畫呢幅圖畫,欣賞你好有創造力!」、「你有不斷嘗試練習踩單車,好有毅力,做得好好!」等。
3. 以身作則
家長可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性格強項與孩子相處,例如:多關顧和欣賞各家庭成員,親身展現仁愛的美德,培養孩子的性格強項便能事半功倍。
家長不妨填寫網上問卷,與孩子一起發掘和運用自己的性格強項,互相學習和成長:
香港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部委員
教育心理學家黎子欣及其督導之實習教育心理學家林家愉
參考資料:
Park, N., & Peterson, C. (2009). Character strengths: Research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college and character, 10(4), 1-10.
Shoshani, A., & Aviv, I. (2012). The pillars of strength for first-grade adjustment–Parental and children's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the transition to elementary school.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7(4), 315-326.
© 香港心理學會 教育心理學部 授權轉載
本專欄的內容為會員的個人意見和見解,並不代表本會的立場。
-
最近有家長問孩子經常情緒起伏,一聽到哭聲已經心煩,都不知如何處理⋯⋯如果你有這疑問,希望這篇文章幫到你。10 day ago
-
小朋友用死記硬背的方法能夠更加「入腦」?不想小朋友「左腦入,右腦出」,其實都有很多簡單和親子娛樂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小朋友提升記憶力!24 day ago
-
當孩子憤怒摔門、大聲叫喊時,許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可能是:「怎麼這麼不聽話?」香港小童群益會心理創傷輔導中心的表達藝術治療師邱靖枬姑娘分享,她的服務對象小恩(化名)的媽媽也帶著這樣的疑問來到中心。由於小恩晚上熬夜睡不著,早上不起床,因此常常為了上學與媽媽爭吵不休,讓媽媽每天早上都感到極大的壓力。24 day ago
-
人有不同情緒實屬正常,父母很多時會因子女的言行,引致憤怒。事實上,父母發怒時會直接影響子女的情緒及親子關係,對雙方都帶來負面的影響,所以父母要學懂控制自己的情緒,透過「情緒紅綠燈」的方法,讓自己在憤怒時冷靜下來,再從理性的角度分析整件事情,繼而與子女好好溝通,這情緒紅綠燈助父母平息怒火樣有助了解彼此的想法,增加親子關係。1 month ago
-
香港物質富裕,許多幼兒均有偏食的問題。當幼兒拒絕嘗試新食物或只吃特定幾類食物時,家長往往感到困惑和焦慮。保良局治療師團隊日常會接觸不少偏食幼兒,多數會以小組方式,透過不同活動逐步建立幼兒對進食的興趣。家長不妨參考當中的重點,認識處理幼兒偏食的原則。1 month ago
-
不久前,辰民爸爸前往泰國探訪了一家孤兒院,這次經歷讓我感觸良多。我們總是認為,擁有父母的孩子理應是快樂的。然而,在這次探訪中,我看到了許多純真快樂的孩子,他們的笑容發自內心,並未因為失去父母而黯然失色。這樣的場景讓我開始重新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快樂?擁有父母真的能讓孩子更幸福嗎?或者,快樂的根源另有所在?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