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慧幼苗︱拆解孩子「每事問」3大成因 原來係感覺被忽視...

在父母眼中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在孩子的腦袋卻有千百個問號。孩子的眼睛是一面放大鏡、一台X光機!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眼所看到,手所觸及,只要他們認為是稀奇古怪、有趣的東西,便總愛拉着父母問個不亦樂乎。 

愛「每事問」的孩子,有時令父母招架不來的話,惟有推卻他們並道:「你大個就知道!」「你回學校時問陳老師啦!」但求脱身,父母只好大耍太極,胡混過去。如果孩子不識時務地繼續「不恥下問」,父母按捺不住,孩子可能就會被責備收場!

有時父母控制不住情緒,便會忍不住責備「每事問」的孩子。(圖片來源:Photo AC)

在父母眼中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在孩子的小腦袋卻浮現出千百個問號,例如:「螞蟻為甚麼可以扛着一片比牠們體形還要大的樹葉?為何螫人的蜜蜂會做出令人垂涎欲滴的蜜糖?為何孩子可以住在媽媽的肚子裏,一會兒又能夠跑出來?」當孩子想了解這個世界,最初是用觸覺去探知,接着就是「每事問」了。這亦是孩子追尋知識,豐富學習強大的推動力。只不過孩子於「每事問」的背後,可能隱藏着以下3個不同的原因:                                                            

1. 好奇心

上至天文地理,下至生活上雞毛蒜皮的事,落入孩子的眼中,他們出於好奇心便要問個翻盤底!明白到父母不是百科全書,沒有可能無所不知,但面對孩子的疑問,父母縱然未能即時回應,也用不著敷衍或是責難,意圖令孩子放過自己,父母不妨欣賞孩子的熱心探知和洞察力,一起以翻看圖書、上網等方法作親子活動,大家像偵探般去追尋答案!如果父母對孩子的發問早已了然於胸,父母的即時回應,孩子除了得到想知的答案,更會視父母為宇宙最強的「超級老師」呢!

2. 引人注意

或許孩子當刻覺得被忽視或冷落,例如父母在照顧年幼弟妹、父母在街上遇到朋友而絮絮不休地閒談、父母忙於家務而無暇放眼在孩子身上時……這樣,孩子的「每事問」便正正傳遞著一個信息—「請你留意我的存在啊!」這個時候,父母可以跟孩子說:「寶寶,媽媽知道你是個乖孩子,可以自己安靜一會兒,請先讓媽媽跟妹妹換完尿片,一會兒我們再一齊玩玩具!」

孩子「每事問」或因感覺被忽視。(圖片來源:Photo AC)

3. 內心困惑

當孩子遇到生活上的兩難時刻或渴求某些事物,他們亦可能透過「問」,從而希望身邊的人明白自己的心情和想法,甚或去幫助他們。例如孩子問:「為何做孩子的,一定要跟媽媽去探婆婆?」其問題的背後是可能意味著:「我想留在家中玩,不想外出!」又或「為何同學有漂亮的筆盒?」孩子提問的弦外之音是:「我也希望擁有一個漂亮的筆盒!」當然,父母犯不著即時跟孩子來個道德判斷「對與錯」—「你做孫兒,是應該關心婆婆的!」「你不應見到人有,你就有!」父母可以稍為放緩腳步,先去揣摩孩子問題的意思:「媽媽想多了解,你為何會這樣問?」藉著退後一步澄清反問,父母才有更大空間,去看清孩子疑問的根由。

學習延遲滿足和尊重

當孩子在「不適當的時候,做不適當的事情」,父母就需要給孩子糾正過來。動輒插嘴發問、以發問來騷擾別人閒談,或是發問會令他人尷尬……父母都要提醒和引導孩子。孩子增長自己的知識雖然重要,但他們學會延遲滿足和尊重別人也是同樣重要啊!

父母都要提醒和引導孩子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情」,避免發問引起尷尬。(圖片來源:Photo AC)

以上資料由慈慧幼苗教育主任(資深註冊社工) 李淑輝姑娘提供

© 2022 Healthy Seed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親子最關注
香港優質教育機構巡禮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