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慧幼苗】育兒鬆一Zone 祖父母教孫攻略
「好小事啫,家嫂你唔好咁大聲鬧佢啦!等我執嘞!乖孫唔喊!嫲嫲錫番!」
「乖啦!你肯食啖飯,爺爺比電話你睇!」
「孫仔你曳吖!?蝦公公!我等你爹爹返嚟講佢知,等佢罰你!」
「佢喊成咁,咪買比佢囉!又唔係貴!…最多婆婆我出錢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許多時候,一聽到家中「四大長老」以上的說話,父母都氣得咬牙切齒!總之一字記之曰:「縱!」
筆者經常接觸到家長們訴說他們最大的困擾,莫過於「四大長老」的縱孫實錄!那麼,就藉這次機會,讓筆者跟「四大長老」剖析教孫攻略吧!
1) 切勿為孫兒做牛做馬
愛孫心切,乃是人之常情。但眼見孫兒有任何「阻滯」、「困難」、「不如意」……祖父母便第一時間飛撲出來,為他開山辟路,排除萬難,孫兒當然沒煩惱,繼續可以優哉悠哉地過生活。但試想,當從沒有被病毒侵襲過,又如何建立自身的免疫能力呢?
「愛」是不幫忙——給予孫兒學習獨立的機會,他的自理、解難、承擔…等能力才能建立起來!更甚的是,若祖父母甘心為孫兒做牛做馬,他只會逐漸視祖父母為工人,而不再待他們為親人了!
2) 不要說:「你曳吖?我講比你爸媽知!」
也許祖父母不想僭越權力,或者希望用父母壓力,而令孩子的不當行為即時收斂或改善,殊不知這句「凶」話,非但不能達到祖父母所預期的效果,反而會令孫兒覺得,祖父母無權無勢,他毋須認真依從你呀!雖然隔代,祖父母也可以直接管教,「愛」就是要管教!
3) 宜裝聾扮啞、視而不見、袖手旁觀
尤其是出到街外,孫兒要扭買東西時,祖父母絕不可以心軟就範,必須裝聾扮啞,視而不見 ~ 不給反應!當然,孫兒必然會運用全身力氣地哭鬧,妄圖爭取到最後。只要在安全情況下,祖父母毋須理會他,更不用解釋、勸導呀甚麼,總之不予回應就是了。若孩子出現危險傷害的行為,祖父母就即時制止,或帶他去一個人流較稀少的角落,讓他冷靜下來,及後才曉之大義也不遲。祖父母要用行動向孫兒表明——「扭計」是無用的!
當父母教導孩子時,祖父母就算當刻如何不認同他們的教導方法,也要袖手旁觀 ~撓起雙手,歸邊站在父母陣型中。若然孫兒未能游走於大人們彼此的矛盾衝突而「得到甜頭」,自然就會乖乖聽從父母的教導!事後,祖父母可私底下提醒父母更好的處理,而切勿讓孫兒意識到大人之間的「鹬蚌相争」,否則,孫兒不但會越來越懂「走精面」,而且更不會再尊重祖父母和父母了!
點•醒•祖父母
絕對明白兩代教養的出發點,都是為孩子最大福祉著想。奈何在堅持己見下,以為讓孫兒無風無浪,整天樂悠悠,就是給他最好的培育,那是誤解了! 假如祖父母在不知不覺間,經常跟父母互相「廝殺」,最終可能只會換來「三輸」局面。筆者分享以上三點給祖父母的教孫攻略,若依計而行,那麼應該距離「三贏」終局不遠了!
以上資料由慈慧幼苗資深註冊社工李淑輝姑娘 (Jody) 提供
@2022 Healthy Seed
-
利是為小朋友帶來長輩的愛與祝福,更是一個提升財務智商 (FQ),即理財能力的好機會。參考投委會的五大錦囊,讓小朋友在農曆年輕鬆玩學理財。3 day ago
-
大部分家長的教養模式大多是找出問題,然後面對及解決它;為了克服弱點求進步,就會勤加訓練與治療;遇上解決不了的困難,則會尋求專家的意見與介入。筆者在這裡分享另一種育兒理念:「強項為本」,意思是以發掘、發展及發揮孩子潛能,促進他們的自尊、自信;提升自我效能感與生活滿意度為目標。而這些目標,是可陪伴孩子一生的「軟實力」。14 day ago
-
你的孩子可有出現非因身體不適而產生以下情況:容易發脾氣、愛哭、情緒起伏大、出現倒退行為、咬指甲、吮手指、「黐身」、抱怨肚子痛?上述的行為很容易被父母歸類為「扭計」,並視為行為問題,繼而從管教上進行修正,錯過從根本性找出行為表徵的背後成因。所以幼兒和成人一樣在成長過程中,少不免面對從家庭及學校而衍生的壓力來源。以下從這兩大範疇作分析,以及提供解決方法給家長參考...16 day ago
-
為人父母,都希望子女健康成長,作為有特殊需要子女(SEN小朋友)的家長其實也不例外。但究竟如何培育SEN孩子,才可以讓他們發揮才能?一齊聽聽教育心理學家Vergo有甚麼看法!28 day ago
-
俗語有云:「隔離飯香」,似乎很多1-3歲孩子都很喜歡玩其他小朋友手中正在把玩的玩具,即使是同一個款式,他們總覺得別人的更好玩,而且控制不了自己搶別人的玩具。不少家長面對這種情況都會頭痛不已,究意應如何教導?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