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講嘢】預防幼童患「語癌」 父母切忌中英夾雜
香港的爸媽們說話喜歡中英夾雜,加上不少家庭均有聘請外傭,有言語治療師提醒,這種成長環境容易令初學說話的幼童「兩頭唔到岸」,甚至要重新學習廣東話和英語!
廣東話是大部分港人的家庭語言,但不少家長為了讓子女盡早接觸英語,於子女初學說話時,便習慣於中文句子中夾雜英語詞彙。
由於幼童尚未完全掌握任何一種語言系統,當他們理解中英夾雜的句子時,便會混淆兩種語言的語體和詞彙。言語治療師朱嘉麗表示,越來越多幼童需要重新學習廣東話,她接觸的語障求助者當中,每10個便有1個兒童要重學廣東話。
她曾接觸一個案例,當中4歲女童接受語言發展評估後,發現她無論英文或廣東話程度都不足2歲,原因在於其爸媽英語水平欠佳,而日常溝通亦只會重複使用單一英語句子,如「I like this、I like that」,令女童難以理解,甚至欠缺信心。
言語治療師Miss Carley亦指,雖然幼兒可以同時學習雙語,但必須有系統地學習。如果爸媽有意為子女營造雙語環境,首先要確保自己有能力正確運用兩種語言。
同時,爸媽要保持兩種語體的一貫性,不能在同一段對話裡中英夾雜。「你要唔要car」、「食唔食candy」之類的句子可免則免。另外,爸媽亦要讓子女接觸兩種語言的時間相等,即一半時間廣東話,一半時間英語。如過份則重其中一方,可能令子女忽略甚至抗拒另一種語言。
學習雙語的幼童可能比單語的孩子較遲開始說話,但只要在15個月前有能力說出單字,便毋須擔心。假若子女超過一歲半仍未能說話,便應盡快進行評估,找出原因,並及早對症下藥。
資料來源: 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