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宴會上,我目睹了兩位長輩對讚賞小朋友的忌諱。
當晚,一對公公和孫仔及一對婆婆和孫女坐在我旁邊,當公公與婆婆打招呼後,忍不住大讚她的孫女眼睛圓大,樣貌標緻,孫女聽到公公的讚美當然開心,並禮貌地回謝對方;但婆婆的反應甚大,即時向公公說:「小朋友唔可以讚,會讚壞㗎!」
家長們,小朋友出現不當行為時,你會怎樣應對?如果採用不當的處理方法,可能會適得其反;而運用「撤去享受」的管教技巧,有助小朋友明白不當行為所帶來的後果,從而減少出現不當行為的機會。以下是家長們的分享供各位參考。
人有不同情緒實屬正常,父母很多時會因子女的言行,引致憤怒。事實上,父母發怒時會直接影響子女的情緒及親子關係,對雙方都帶來負面的影響,所以父母要學懂控制自己的情緒,透過「情緒紅綠燈」的方法,讓自己在憤怒時冷靜下來,再從理性的角度分析整件事情,繼而與子女好好溝通,這情緒紅綠燈助父母平息怒火樣有助了解彼此的想法,增加親子關係。
聽話的小朋友便是好孩子?究竟乖的定義是什麼?爸爸媽媽可以怎樣和小朋友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看看慈慧幼苗資深註冊社工黃家嘉姑娘講解一個關於小朋友自我接納的故事。
發燒是身體對抗感染、感冒或肺炎等疾病的一種免疫反應。當病原體進入身體時,免疫系統會釋放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會影響體溫調節中樞,導致體溫升高。發燒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體內的新陳代謝率,加快免疫反應的速度和效率,以增強對抗病毒或細菌感染的能力。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經歷發燒是正常的現象,代表身體免疫系統正在有效運作。
孩子初生時需要依賴別人照顧,但隨着年齡增長和能力提升,亦能建立自信心及責任感,減少對成人的依賴,關鍵是家長有否給孩子適當的學習機會。然而有些家長卻認為孩子年紀還小,待他「大個仔、大個女」才給予責任吧!又有家長覺得家務還是留待爸媽或工人姐姐做吧,孩子你只管讀好書,已是負責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