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arentingheadline.com/image/catalog/201512/20151208/MONEY_1.jpg)
【教養系列】如何給予孩子零用錢
如何給孩子零用錢
對於給孩子零用錢,相信十個家庭就有十種不同做法,甚麼時候開始給、該給多少、要不要當作獎勵、要不要限制孩如何用錢等等,每位家長都會不同。
以下是一些小建議。
1. 給零用錢的時間
據一些研究顯示,三、四的孩子已經能分辨想要的東西(wants)和需要的東西(needs)了,
他們也通常在這時開始對錢感到興趣,並開始會問跟錢有關的問題。所以這就是開始給孩子零用錢的好時機。
2. 該給多少零用錢
除了視家庭狀況而決定外,該給多少零用錢也是有數得計的。三、四歲的孩子實際需要用錢的機會不多,
建議由一星期 5 元乘以歲數開始。例如孩子今年四歲,便可每星期給 20 元。
3. 應否當作獎勵
拿零用錢來當鞭策孩子做家務的「薪水」,或用作考試考第一的「獎金」,其實會讓孩子
失去自發完成任務的動機,同時也模糊了教育孩子用錢方法的焦點
故此絕不建議這樣做。
4. 建議用錢的方法
有些家長給了孩子零用錢後,便不理會他們如何花錢,這對教育他們如何審慎理財是沒有幫助的。
給孩子的零用錢,
最好請他們自己存到三個不同的錢罌裡,分別是:儲蓄(Save)、花費(Spend)、捐贈(Give)
這種分法,與大人理財預算的基本概念相同,所以最好能從小就開始打底。
每次給零用錢的時候,讓孩子自己決定要在三個錢罌放多少錢,讓他們從小就認識「預算」。
更重要的,是這三個錢罌,其實可用來替孩子灌輸重要的價值觀。
在花費(Spending)上,如何節制並適當地花錢、如何謹慎選擇想買的東西、如何從錯誤的購買決定中學習,
都是在親子互動間可以傾的話題。
儲蓄(Saving)可讓孩子在這個事事講求快速的世界中培養耐心,
而捐贈(Giving)則讓我們有機會教導孩子慷慨、善行,及對自己所得的幸福存感恩的心。
圖片及來源 : 網路
延伸閱讀
-
在育兒的過程中,分享是一個重要的社交技能,不僅能促進友誼的建立,也能讓孩子在互動中學會同理心。然而,許多父母在教導孩子分享時,卻經常選擇了強迫的方式,這樣的做法不但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可能會讓孩子產生抵觸情緒,最終造成反效果。本文將深入探討如何以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自願分享,讓他們在安全感中體會分享的意義。10 day ago
-
孩子初生時需要依賴別人照顧,但隨着年齡增長和能力提升,亦能建立自信心及責任感,減少對成人的依賴,關鍵是家長有否給孩子適當的學習機會。然而有些家長卻認為孩子年紀還小,待他「大個仔、大個女」才給予責任吧!又有家長覺得家務還是留待爸媽或工人姐姐做吧,孩子你只管讀好書,已是負責任了!19 day ago
-
仔女駁嘴駁舌的確令爸媽好激氣,容易吵架吵不停令親子關係結冰!大人講一句小朋友就頂十句,令家長十分氣憤,為何孩子非要與你駁嘴到底?其實有德國心理學家曾做統計,結果顯示喜歡駁嘴的孩子意志更堅定,轉數快甚至具備更強的分析力和判斷力,所以不用勞氣,我會與大家探討「孩子駁嘴」的真正成因和應對方法。20 day ago
-
上期提及抑制能力、思維彈性、工作記憶3大執行功能在幼兒成長階段十分重要,原來透過簡單DIY自製教具或遊戲也能加強幼兒執行功能。1 month ago
-
雖然共讀對幼兒的成長益處良多,能夠促進幼兒語言、認知、社交及情緒等方面的發展,並提升親子關係,但研究指出,自閉症幼兒在共讀時可能面對不少困難。他們較容易比同齡幼兒較不享受共讀,且較難專注於閱讀、理解和描述故事內容,還有理解故事人物的想法和情緒。因此,他們需要額外的共讀支援策略— RECALL (Whalon et al., 2013)。1 month ago
-
家長若想塑造健康的家庭生活,必須先從培養與孩子溝通的有效方法開始,這不僅有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也為孩子提供了感受到被愛和尊重的環境。良好的親子溝通技巧可以加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以下介紹一些如何與孩子溝通的方法,目的是幫助父母與孩子建立更深厚的感情。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