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做電子奴隸】從小訂立原則 與科技正面互動
Google香港銷售業務主管伍伊娃(Eva)會陪同子女一同觀看YouTube影片。
互動學習體驗 學懂欣賞科技
Eva育有一雙子女,大女兒八歲,兒子則差不多兩歲。她指,自女兒出生起,生活已離不開科技。「她第一個聽兒歌的渠道就是YouTube,從小亦已知道可對Google助手作出不同指令,如她每天起床後便會問Google今天的天氣狀況,也會嘗試探索新功能。」對於不太懂得如何使用電腦的孩子來說,Eva認為,與科技產品以互動形式發問,是個相對簡單的途徑去發掘新知識。「作為一個媽媽,從中可知道她腦海裡對什麼好奇,也是很有趣的體驗。她會就著某一課題,搜尋相關的資訊、圖片、YouTube影片,綜合不同類型的訊息,從中擴闊視野,甚至會與我一起開放討論,令關係更親密。」
Eva的女兒常各Google助手發問,發掘新知識。
妙用計時器 訓練批判觸覺
Eva認為,科技已經離不開我們的日常生活,重要是學懂欣賞科技,從科技中得益,使學習更為有趣。對於使用電子產品,Eva早與孩子設定清晰的界線。「自女兒兩歲起,我便教她利用計時器,令她明白做每一件事,也可以設定一個時間去完成,培養她的自制能力和時間管理。現時她看YouTube影片20分鐘,眼睛會離開屏幕做其他事情,20分鐘後,再看另一節影片。我會和她達成協議,一天有多少節觀看影片的時間。」另一個簡單的原則,就是先工作,後玩樂(work before play),孩子自覺已完成該做的事情,才可玩樂。「家長應與孩子是夥伴關係,我不是個愛囉唆的媽媽,其實只要預先計劃,從小利用恆常且一致的規則,並緊密依隨,便可見其效用,科技的運用也是同樣。」
兩姊弟在辦公室的圖書館玩得不亦樂乎。
對於不少家長過分依賴「電子奶嘴」,Eva 卻認為,現今家長有這個選擇其實很幸運,當孩子具基本理解能力,便可跟他說明做每件事也應適可宜止。「享受要適量,不然會損害健康,這是個很基本的概念。家長也應有同理心,表示明白他們的感受,如『你現在很享受,如果我關掉它(電子產品),你會很想念它,對嗎?但你的眼睛現在是否開始有點累呢?』只要你有論點,便更容易去跟孩子解釋,讓他們接受,繼而達成共識,促使他們節制。」
Eva的女兒會在媽媽的辦公室玩乒乓球。
網絡世界充斥不良資訊,Eva表示,你愈控制孩子,他們只會愈好奇。家長可向孩子解釋,甚麼是適合他們的資訊。
「我會跟孩子說:『父母不會二十四小時在你身邊,你要讓父母相信,你有能力判斷對與錯』,向他們訓練基本的批判觸覺,由他們自行作適
當的調節,才是更重要的概念。」
攝影:黃鉑詠
-
前港姐朱慧敏(Queenie)與心臟科專科醫生陳良貴2021年結婚後,2023年誕下女兒SheRa,2025年2月底亦宣布兒子(Aten)出生,三年抱兩,一家四口幸福滿滿。早前朱慧敏與老公帶同SheRa前往「兒童書展」參與「超級BB爬行及搬公仔大賽」,賽後接受專訪,分享兒子出生點滴,大談湊仔經。1 month ago
-
在香港這座高速運轉的都市,家長的日常離不開「趕」——趕接送、趕補習、趕盯功課。當壓力化作深夜的疲憊,當衝突取代親密對話,誰來承接那些無聲崩潰的瞬間?北角扶輪社與鄰舍輔導會合推的「鄰舍。家。您Listen Goal!」計劃,以92對親子的真實轉變,見證親子從緊繃到對話的轉變。兩位母親的分享揭示:當家長學會暫停喘息,孩子的笑容便是最好的回饋;而朗志偉博士一語道破...3 month ago
-
因劇集《反起跑線聯盟》獲廣大家長認識的導演劉偉恒是二女之父,近日劉導與太太及兩個囡囡一起前往柬埔寨體驗及探訪。兩個寶貝女第一次離開大城市舒適區,父母本來都有擔心,但原來她們比預期中適應力強,劉導作為父親也別有一番體會。5 month ago
-
現代社會急速變化,我們應如何幫助小朋友做好準備,讓他們有能力應對未來的各種挑戰?操練式學習仍會是主流教育理念嗎?AI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與學中又扮演甚麼角色?就讓德萃幼小中學校發展總監、德萃小學部總校長 朱子穎(朱校長)與大家分享他的看法,讓師長們了解如何以更合適的方法與孩子同行,幫助下一代成功與未來世界接軌!5 month ago
-
香港十大傑出青年、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麥龍兒醫生對於肝臟研究不遺餘力,希望實現世界衛生組織在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標,同時更望香港能做到「世代無肝炎」。對於獲選傑青,麥醫生藉自身經歷勉勵年輕人,即使沒有華麗起跑線,憑藉熱誠付出努力,終會有所收獲!8 month ago
-
由香港肝壽基金推出的「肝炎檢測快車」將首度進駐「兒童動漫卡通嘉年華」,並座落「身心靈療癒區」。《親子頭條》藉此機會訪問了肝臟權威竺兆豪教授、香港肝壽基金主席羅詠逑女士及肝臟移植康復者Anson,向大眾親述「保肝」、「護肝」、「及早知」和「及早醫」的重要訊息。10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