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遊戲中學習】人人可做幼教專家 讓孩子體驗生活吧!
疫情反覆,學校停課,原定的補課安排不少也改成網上學習模式。面對一連串突如其來的改變,幼教學院YCCECE特意為家長準備了一系列的育兒小貼士,幫助爸媽成為家中的小老師,與子女一起學習。
你是不是任何事情都為孩子打點好呢?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透過每日生活的細節,可以刺激兒童的身體和認知發展。讓孩子參與日常家務,例如做飯、洗衣和購買日用品。活動當中得到適當的擁有權,讓他們能夠建立作為家庭一份子的歸屬感。
在經常重複的日常生活中,兒童的大腦也能夠得到刺激,訓練他們學習應付及面對經常出現的狀況。即使重複面對同一狀況,孩子每一次也能夠學習到新的知識。那麼家長可以讓孩子參與什麼日常生活動的活動呢?以下有4個活動例子:
- 週末烘培時間:家長可以與小朋友一起在前一晚討論購物清單,讓他們去思考及回想之前用過甚麼材料,家長亦可以引導他們去想想能做出怎樣變化,如味道、裝飾等;而購物的過程中,孩子也可以加深印象。在親子烘培的時間,孩子可以認識到簡單的科學(如不同材料混合一次後的效果)、數學(如材料的份量)、次序(如不同步驟的次序)等等。
- 洗衣服:較小的孩子可以學習將衣物分類(如顏色、上衣、褲子、內衣),有助認知能力發展。較大的孩子可以讓他們嘗試晾掛衣服,鍛鍊他們大小肌肉的發展。
- 晚餐時間:家長除了讓孩子乖乖坐好別動之外,可以讓孩子負責擺設餐桌,讓他們培養一定的責任感及擁有權,從中亦學習到家庭的餐桌禮儀,以後用餐前會自動自覺。
孩子多大可以開始參與日常生活的活動及家務呢?
年紀太小的孩子未必能夠完成家務,因為他們的大小肌肉未發展好,家長可以從旁引導,引發孩子對父母日常生活的好奇心。到2至5歲,家長能安排一些體力活動,例如衣服分類,而5至8歲便能給予他們更多責任,例如分發餐具。
耀中幼教學院專業進修及學生實習統籌總監Nicky Weir女士向爸媽列出以下注意事項:
「別為孩子做太多」
現在有不少家庭都僱用家傭,讓很多孩子沒有機會去學習自理及自律,過度保護會剝削了孩子體驗及成長的機會。
「正面態度建立自信」
爸媽應保持正面態度,同時要管理自己的期望。鍛鍊孩子的同時,爸媽緊記要建立孩子的自信,讓孩子為家庭出一分力。
以上資訊由 耀中幼教學院專業進修及學生實習統籌總監Nicky Weir女士 提供
-
在現今的社會中,孩子面對困難時往往依賴家長的幫助,這種現象導致他們長大時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在遇到挑戰時選擇退縮或逃避。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家長可以通過多角度的方式,幫助孩子提升創造力和解難能力。以下幾點建議,將為家長提供實用的指引。8 day ago
-
在一次宴會上,我目睹了兩位長輩對讚賞小朋友的忌諱。 當晚,一對公公和孫仔及一對婆婆和孫女坐在我旁邊,當公公與婆婆打招呼後,忍不住大讚她的孫女眼睛圓大,樣貌標緻,孫女聽到公公的讚美當然開心,並禮貌地回謝對方;但婆婆的反應甚大,即時向公公說:「小朋友唔可以讚,會讚壞㗎!」12 day ago
-
上期治療師團隊分享如何以假想遊戲讓幼兒多接觸,以至慢慢接受新食材。今期治療師再分享兩大原則助家長改善幼兒偏食問題︰14 day ago
-
家長們,小朋友出現不當行為時,你會怎樣應對?如果採用不當的處理方法,可能會適得其反;而運用「撤去享受」的管教技巧,有助小朋友明白不當行為所帶來的後果,從而減少出現不當行為的機會。以下是家長們的分享供各位參考。26 day ago
-
最近有家長問孩子經常情緒起伏,一聽到哭聲已經心煩,都不知如何處理⋯⋯如果你有這疑問,希望這篇文章幫到你。1 month ago
-
小朋友用死記硬背的方法能夠更加「入腦」?不想小朋友「左腦入,右腦出」,其實都有很多簡單和親子娛樂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小朋友提升記憶力!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