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代同堂是中國社會普遍家庭享受天倫之樂的景象,香港亦不例外。而三代同堂的家庭有很多形態,有同住或非同住的、有關係緊密或較為疏離的;為數不少的年輕一代父母基於各種情況和需要,選擇由「四大長老」幫忙照顧下一代。不過,兩對不同年代的父母,很多時候對育兒也有截然不同的想法,很多時候就會引起兩代間的衝突……
2 year ago
-
隨著確診個案回落,突如其來的「提早暑假」亦進入尾聲。考慮到防疫因素,教育局宣佈全港學校分階段式復課,更提出師生每日須在家完成快速抗原測試,顯示陰性結果方能回校。此安排引起社會討論,有機構特意進行網上問卷調查,了解意見。2 year ago
-
每年的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International Spank Out Day)。你有否聽過鄰居打罵小孩?或在公眾場所目擊成人對小孩動手?體罰對小朋友的成長影響之深遠,有受害人童年時受家人體罰,中學時期有6成時間在醫院中度過,花了許多年才慢慢走出陰霾。2 year ago

家庭成員的角色各有不同,對於孩子而言,母親在家中的地位如何十分關鍵。由媽媽的地位可以反映出這個家庭的幸福指數,亦可以影響到孩子的價值觀。孩子感到最舒服幸福的時候,媽媽扮演著什麼角色呢?
2 year ago
-
所謂「禮多人不怪」,每逢親密的女性長輩生日、母親節等,作為子女或後輩都應表達關心和感謝。花對任何年紀的女性都有一種獨特魔力,送花和訂花前認識如何選擇合適的花束和認識花語,唔怕踩中地雷。2 year ago
-
平淡是福,當你遇見一位願甘於與你平淡的人,請好好珍惜,別忘了相遇而相知的本身已不容易,何況是相愛?愛情從來不是容易順利的事,抱怨未遇見對的人,卻又同時不知道自己想遇見什麼人,結果還是由際遇來告訴你,怎樣的人才是最好陪伴你一輩子的人。2 year ago
-
仔女日漸長大,開始懂事,爸媽的說話舉足輕重。以下十句是本港青少年表達最想聽父母說的話,每句說話背後蘊含一份意義,值得港爸港媽反思。即使對年齡較細的小朋友同樣適用,日後多應用於日常親子相處。3 year ago

父母或照顧者是兒童成長中最重要及親密的人,他們與兒童的互動相處對兒童心理健康影響深遠。防止虐待兒童會調查發現,近半受訪兒童表示表示過去曾遭受父母/照顧者施以體罰;近7成曾遭受大聲喝罵等等,反映潛在構成心理傷害的不良親子互動模式未被覺察及正視,長遠對兒童心理健康將構成傷害。
3 year ago
-
第五波新冠疫情洶湧而至,大家又再陷入緊張的抗疫狀態。對於家長們,除了忙碌地選購抗疫及日常物資、擔心自己和家人會否受感染外,更要面對突如期來的提早放暑假,令他們承受更大的壓力,有家長更以「崩潰」來形容現在的心情。3 year ago
-
防疫期間,許多人都說社交距離要保持1.5公尺,但心要很靠近。然而,對於朝夕相處的家人來說,心的距離如何才「剛剛好」可能有不同的邏輯。由於幾乎整天都待在同一時空,時常能相互關心,但摩擦干擾也可能隨之增加。因此,親子之間的社交距離重點應放在如何「不太近也不太遠」,拿捏在一個能夠相互支持,但不致過度糾結干擾的狀態。3 year a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