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栽.同行】父母如何,子女也必如何?!
參加者需提交未來的人生規劃 (包括實踐夢想),規劃年期亦可以自訂。然而,超過九成初中生的規劃都沒有太大分別,規劃的項目就只有大學畢業,接著是工作至退休,結婚,買樓,生育,供樓,退休後環遊世界。他們各自規劃,結果內容卻幾乎相同。細問之下,他們表示自己沒有夢想,也沒什麼需要規劃,只要成績理想,升讀大學就是了。父母告訴他們讀大學、高收入和買樓是人生必備項目。讀大學可以找到一份高薪厚職,收入高便可儲足夠的錢來買樓。人生的規劃簡單來說就只有買樓。
如果你已/將為人父母,從上述初中生的人生規劃中領會到什麼?
家庭本是人從出生起第一個接受教育的地方,而父母就是他/她的第一任啟蒙老師。非父母養育或家庭長大等個別情況,暫此不在本文討論。幼兒透過模仿父母 (基本照顧者、保護者和教育者) 的言行,學習生活和待人接物的態度;其自我概念、個性、思想、情感和應對行為模式等,隨著父母直接或間接的教導,逐漸被塑造出來。直到學齡階段,孩童更由家庭進入學校、社區中學習,智能和情意不斷發展;而他們的老師已不止是父母了。如今藉著互聯網,資訊充斥,近乎爆炸;教與學的時間、地點、對象也不再受限制。因此,或許有人會誤以為父母從此淡出教育者的角色。
那麼,你可想像父母的價值觀、性格、修養、文化背景等對子女造成怎樣的影響?
“Children learn much more from what you are than what you teach.” W.E.B. DuBois
[中譯:孩子從你的為人所學到的遠比你教導的更多。]
既然家庭和教育是不可分割,父母擁有怎樣的素養,子女也會繼承怎樣的素養。例外只是萬中無一。即使說子女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也無可厚非,他們真實地反映父母的為人如何。另外,家庭所營造的環境和氛圍是否有利於子女成長,讓他們感到安全和歸屬,被關懷和接納,體會到互愛互助,和睦溫馨?
培育子女,使他們發揮潛能,茁壯成長是父母的天職,不能假手於人。因此,為家長提供家庭/親子教育和輔導支援實在刻不容緩,筆者亦持續推行相關的服務計劃以協助他們建立、發掘和善用內在資源,改善親子溝通。在未來的日子,筆者會與大家作更多經驗分享。
若子女是一張畫紙,你/妳想為他們繪畫什麼?
李雅慧 (Arie)
註冊社工及學校諮商與輔導碩士,亦是性格透視的認可培訓師及全球職涯發展師。現為香港科技大學資優教育發展中心「點燃資優」先導計劃的負責人。累積十年以上前線輔導服務及培育青少年工作的經驗,專注資優教育和訓練有特別學習需要的學生。除幫助學生全人發展外,亦為家長及老師提供專業訓練和輔導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