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界主管教路】預期計劃做得好 家庭儲蓄更容易
儲蓄並非複雜
一個家庭的開支甚多,當孩子出生後,更需為孩子的未來打算,因此儲蓄成為一件不可或缺的事情。香港坊間有許多計劃與工具,可助大眾理財儲蓄,但亦可能因此,讓儲蓄似乎變成了一件專業又複雜的事情。從事投資業界超過20年的馬鎂渲女士透露,其實有一些基本步驟,是大家都可以做得到的。
預算開支最重要
要開始儲蓄,首先要列明支出及收入,再計劃分配。「家庭開支多,許多家庭不懂得分配,其實建議大家最好準備一本家計本,將衣食住行列清楚,這樣方可了解家庭的消費模式。」馬鎂渲女士指這樣就可令消費活動一目了然,亦更易分辨出哪些開支為必須,哪些卻是不必要的,從而減省支出。了解收支後,大家可將月供投資及消費的支出扣起,再評估每月可儲蓄的數目:「儲蓄是一件長遠的事,因此定立儲蓄金額時,大家應該要小心衡量,不應過份勉強。」
教育基金如何算?
早前有指,養育一個孩子至少需要400萬,但如今香港物價高企,這個數字又是否過時?同為人母的馬鎂渲女士就認為,這些說話不可代表全部人,因為這需要視乎家庭對孩子的投資及期望:「這需要視乎許多因素,例如學費、孩子額外活動的費用等等。曾經有報導指出,如果便宜地養一個孩子,其實可少於400萬。」不過許多家長都望子女成人中龍鳳,為了應付未來的龐大教育開支,就會及早儲蓄一筆教育基金:「尤其如果將來打算讓孩子國外留學,食、住、學費林林總總加起來,幾年花上100萬亦屬尋常。」
金錢認識不怕早
有些家長認為,過早接觸錢財對孩子的價值觀會造成影響;又聽聞過有些生活富裕的父母,在孩子小學時,就早早讓孩子進行大額投資,例如買股票、外幣等等,以作金錢教育。馬鎂渲女士卻在另一種想法:「股票、外幣這些投資背後有許多因素,並非孩子可容易掌握的,我反而認為
孩子們到了小學後,馬鎂渲女士就開始給予他們零用錢,並給予他們適度的自由度去運用這些金錢:「其實錢財是一種工具、一種中性的物件,這個概念很重要,而孩子都有好奇心,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於生活經驗及一些事例上,對他們進行引導及溝通,就可助他們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