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孩子心底話】教育專家吳娟瑜的教養鑰匙

 20170703 7211 B01

分數不代表全部

舊社會有人說養兒防老,又說百行以孝為先,如今這種思想早已淡化,新一代家長漸漸開始轉行西方的教育方式,開始重視子女的想法與決定。吳娟瑜老師經常游走於多國進行演講,她認為不論何地,許多家長都希望孩子向上爬,台灣過去亦同樣如此,但近年來家長的育兒風氣亦漸漸改變。「如果一個孩子每天考到一百分,但他並不快樂,那又如何?考試只是一種對理解能力的測試,而考第一亦未必代表能找到好工作。」

吳娟瑜老師認為,父母應該重視孩子的發展能力,只要合適孩子便已足夠。

成長教育的三個層次

生於知識世代,我們所懂的越多,需要傳授給下一代的東西就越多,生兒育女已不是單純將孩子養大就可稱作完成任務,要教子走得遠,擁有良好的品德,比起成就更重要。吳娟瑜老師就將教育的層次分成三層:最低層為「生存層次」即只給予孩子健康生活,供吃供喝;其二為「生活層次」,孩子懂得倫理尊重、懂得互動付出、知道人與人之間的關懷是相向的;而最高層次的教育,則是「生命層次」,讓孩子思考人生意義、知道付出、明白到生命有供獻。現時的社會以分數定高低,吳娟瑜老師則笑言:「態度決定成功的高度,培養好孩子的思維,他們的人生路才會過得更好。」

20170703 7211 B02

吳娟瑜老師經常前往各地參與演講,望可助家長改善親子關係。

「先接納、再拒絕」

如何與孩子溝通,是教育最重要一環,老一輩的父母會以權威的方式要求孩子,以「我說你聽」的方式去教育子女,但其實這樣會令雙方存有誤解,讓子女與父母於關係路上越走越遠。吳娟瑜老師透露,台灣之前曾經有一宗單親父親,因不滿兒子常玩電子產品而發生爭執,過程中父親用詞過激,又不聽兒子解釋,最終令兒子走上尋死一路,兒子與父親最後一句說話是問:「爸爸,你願意聽我說話嗎?」。孩子衝動尋死固然不值得學習,但吳娟瑜老師亦感慨,每一個孩子都是好孩子,他們需要家長的了解與愛,溝通關係非常重要,因此希望父母可以多聆聽孩子,先理解並同意他們的想法,之後再慢慢引導溝通:「與孩子說話,不是單純說話而已,而是需要對孩子表示支持及理解。」

柔軟的心教出溫柔的孩子

為人父母,在教育子女的同時,自己亦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孩子不聽話,其實可能是孩子未被充份了解,或是先天個性自由主張,家長需要了解孩子想法,再對症下藥,吳娟瑜老師就認為凡是以打、恐嚇或以錢利誘的教育方式都是失敗的,應以心比心:「父母的心柔軟,孩子才會柔軟,因此才說小孩子就是來教育父母成長的。」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親子最關注
DR-Max兒童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