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對談】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 創意生活題訓練解難
今次來到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跟張瑞瑜校長與其團隊作對談,得知該校致力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及解難能力,以有系統的課程規劃,配合多元活動,教授不同的思維策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動機。
張校長期望學生完成六年小學課程後,能擁有相當的解難能力和不怕困難的精神。在面對難題時,學生不會只依賴別人幫忙,而是敢於嘗試解決困難。為達到目標,學校設計和規劃了合適的課程和活動,讓學生不止是單一地吸收課本內容,亦能把知識靈活應用在日常解難中。譬如數學可以鍛鍊思考,校方便利用相關的解難理論,讓學生掌握更多解難策略和技巧。
老師們把握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機會,緊扣課程內容,為各年級製作提升學習思維能力和解難能力的校本教材。教材除了有一些富趣味和思考性的題目外,還會運用生活例子,如利用番茄炒蛋的步驟作為引子,讓學生螺旋式學習和運用貫穿六個年級的「解難五步曲」,提升學生解難技巧和多角度思考,促進自學能力。
張校長發現不同學生面對同一條題目,會有不同解難方式,學校收集了學生在思考區所記錄的思考過程後,會分享給同一年級的同學,讓大家觀摩別人的解難策略,突破自己的思考框框,培養創意思維。
張校長又指出,學生在數學上表現出色,對STEM亦有莫大幫助,如記錄實驗數據、設計作品等不同步驟,計算是不可或缺的。STEM是各地學校極力發展的範疇,讓學生透過探索活動學習理科知識,並增強對科技與科學的好奇心。校方會為各年級設計不同實驗與活動,讓學生作出跨學科的學習。
此外,張校長提及校方非常重視生命教育,為學生定下七個精兵特質:誠、信、愛、勤、毅、望、恩,設計出正向寶石,讓學生發揮二十四個性格強項,並在每一個指定年級重點培養不同特質,訓練學生成為「聯小精兵」。學校每年會安排不同活動,除了讓學生學習知識外,更希望學生擁有美好的心靈,能夠熱愛生命、實踐生命與分享生命。學術與心靈並重,才是理想的全人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