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偉麟專欄】讓孩子在「現實世界」仍能夠保存自己
我曾經有多個個案,全都是女孩子,在三至四歲左右就出現不願意上學,行為倒退像嬰兒一樣,小題大做經常投訴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佢撞到我好痛啊,隻手就嚟斷啦!」甚至出現焦慮的狀況。她們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說話能力都非常好,對答如流,似乎邏輯及組織能力都極佳。
她們都為了獲得家長的認同或讚賞,為了要符合「聽教聽話」,於是慢慢學會了掩藏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直接跳過了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步驟,變成只得三幾歲,對答已經充滿成熟世故語氣,「老積」,甚至出現虛偽情況。其實只是正在掩藏真實的自己。
譬如不小心碰掉了東西,就會反射性自我安慰說:「唔緊要,係人都會錯嘅,我一啲都唔驚。」
觸及到一些學校生活分享,會說:「個個都係我好朋友,我無野唔開心。」
或者在畫了一幅畫之後,會不斷追問:「你覺得點啊?靚唔靚呀?」
我就會反問:「你自己覺得呢?」
孩子追問:「我係想問你覺得靚唔靚?」
我:「似乎我有咩感受,對你嚟講好重要咁噃。」
孩子通常都會再三追問,我就會說:「我見到你用色豐富,好努力畫左一幅好有創意嘅作品。你一定為自己感到自豪了。」
孩子若有所思:「咁即係點?」
我:「其實最重要係你自己點樣睇。」
這是一個自我建構的重要過程。我們的信念應該來自內在,而不是外在世俗眼光的認可。
曾經在治療室裏面,女孩子一邊說:「個個都係我好朋友,我同個個都玩得好開心。」但是就一邊胡亂地搓著泥膠,組成一個面具掩藏了獨角獸的原來面貌。
不能用真面目視人的獨角獸,正在她自己的寫照。表裏不一,亦是成長過程中最難捱的一關。她內心的痛苦掙扎,外界通常很少察覺得到,有時甚至她連自己也欺騙了。
經過一輪治療之後,孩子終於做回自己,而家長也終於覺醒了。
會令小朋友能夠在「現實世界」仍然能夠保存自己,的確是值得花心思時間去做的。
-------
文章轉載至「葉偉麟 兒童行為情緒治療師」Facebook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