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嗇色園主辦可銘學校|趣味學中華文化 多元化教學 DIY+AR+遊戲體驗
嗇色園主辦可銘學校為了全面地把先祖承傳下來的智慧教授下一代,發揮「全人教育」的真諦,舉辦以閱讀為核心,推廣中華傳統文化的專題活動日。活動分為初小(中國神話和傳說)、中小(雲遊長城)及高小(中醫藥與生活)三個不同的中化主題,加入多元化體驗,加強學習效果。

學生穿上秦朝服飾 投入歷史當中
為了讓中華傳統文化更富趣味,學校希望讓學生體驗多元化、有趣味的學習,並增添學生閱讀有關圖書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專題活動日當天,全校學生分別在班房、禮堂及網上,以平行形式,進行有趣的學習活動,按各主題加設三場專題講座,增強學生的對學習各個主題的認知。學校更特意將閱讀的活動日安排在新春佳節前,配合傳統春節的氣氛。除了有多彩多姿的學習活動,學生更穿上秦朝服飾,扮演不同的歷史人物,維妙維肖。


DIY神話主題沙畫+書籤
初小方面,配合「中國神話和傳說」主題,由中國文化研究院總編輯陳愛娟女士主持神話專題講座,以問答遊戲形式作講授,增加學習樂趣。在課堂上,老師則以影片播放相關學習內容及介紹有關的電子書。師生並一起動手DIY神話主題的沙畫及書籤,以不同的手作活動,延伸所學,讓初小學生感受文化及傳統藝術之美,並使其對古代文學有基礎的認知。


AR實景視角遊長城
中小方面,以「雲遊長城」為主題,配合古代科技的學習,邀請了STEM Sir-鄧文瀚先生Patrick Tang主持講座,講解長城中的STREAM,以科技角度配以影片,提升學習此歷史主題的樂趣。在課堂上,師生一起進行製作萬里長城模型,並以iPAD共享AR雲遊長城的體驗,從實景視角上了解長城,增強學習樂趣,學生亦一起製作長城為題材的書籤。這些都以不同的實作活動,讓學生對科技應用有更多實質體驗。


手製草藥香包 DIY中草藥圖鑑
高小方面則以中醫藥為主題,邀請了全仁中醫的註冊中醫師黃文偉先生主持講座,介紹中草藥的概念。在課堂上,老師以影片播放相關學習內容及介紹有關的電子書。師生更一起動手製作防蚊蟲的草藥香包,又以中藥製作書籤,並以摺疊書的形式,製作出中草藥圖鑑,讓學生有更深刻的體驗。



-
香港的教育生態一直以來面臨著極大挑戰,特別是在基層家庭之中,學童的資源匱乏和學習動力不足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如何為這些學生提供支持,幫助他們克服成長中的困難,並啟迪他們的未來,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共同面對的課題。青年會書院的副校長譚智聰一直致力以體育與科技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透過教育不僅改變現狀,更能探索更廣闊的世界和可能性。他的分享啟示我們,教育不僅是...1 day ago
-
座落屯門區的順德聯誼總會胡少渠紀念小學屬區內名校,原來來頭不小,學生在2023-2025年接連取得多項全港體藝桂冠,包括全港學界東方舞團體總冠軍(連續四屆蟬聯)、全港閃避球總錦標(總冠軍)、全港學界田徑三項冠軍等,在區內更一片橫掃:乒乓球男子及女子團體總冠軍、男排冠軍、田徑團體2冠1亞、羽毛球團體冠軍……22 day ago
-
2024年12月18日至19日,佛教黃允畋中學中五級師生一行一百二十餘人參與教育局「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內地考察」,前往廣東英德展開為期兩天的鄉村振興主題研學。此行旨在通過實地考察,讓學生親身了解國家發展戰略,深化對中華文化與國情的認知,並思考香港青年在國家發展中的定位。1 month ago
-
幼稚園是小朋友人生的第一間學校,他們認識的第一個老師、第一個校長、第一個同學仔通通都在幼稚園發生。在幼兒階段,良好的身心發展將會成為小朋友日後重要的基石。位於港島天后的樂䔄幼稚園,劉詩玲校長表示,幼稚園最關鍵的理念就是如何全面關顧孩子的身心發展,當中包括情感、社交、認知和身體發展等。1 month ago
-
位於屯門的道教青松小學,一直以關愛文化和全人教育見稱,除了培養學生的學術能力,更重視他們的情緒健康。為應對小學生日益增加的情緒挑戰,校方於本學年首度推出先導計劃,引入韓國高科技情緒管理系統,為學生、教師及家長提供非入侵式腦電波掃描、數據分析、評估、冥想音頻及腦神經反饋訓練等,旨在提升休息放鬆、人際關係及抗逆力,促進整體精神健康。1 month ago
-
2025年1月17 日,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舉行「愛•德•華•科技節2025」(St. Edward’s TechnoFest)。於開幕禮上,當日校方邀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總學校發展主任(觀塘)張嘉祺先生、天主教香港教區教育事務主教代表助理胡艷芬女士及李玳華女士、觀塘區學校聯會執行委員會主席金偉明校長、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黃家偉博士、香港都會大學教育及語文學...2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