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理財|如何讓孩子正確使用八達通?由建立「可見到」金錢觀念開始
科技日益發達,為了讓生活更便利,不少父母都會給孩子一張八達通卡,特別是乘坐交通工具的時候,不用在車站慢慢數硬幣。但是很多父母也會反映他們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孩子把八達通當作「Magic Card」。隨便「嘟」一下,就到處請朋友吃零食、吃飯、買東西。究竟應該如何避免這個情況呢?

由「實體貨幣」到「電子貨幣」
在給孩子使用八達通前,父母必須給孩子從小建立「可見到」的金錢觀念。必須由具體的「實體貨幣」開始,給孩子直視到「錢用完就無」,再轉移到抽象的「電子貨幣」。例如:孩子看到實體貨幣$100,可以買到12個麵包,或一個價值$100的玩具,當他選擇進行這個交易的時候,手上的$100就會沒有,用來交換了12個麵包,或一個價值$100的玩具。從而建立孩子「甚麼是錢」和「等價交易」的概念,做好「實體貨幣」操作的鍛鍊。「錢用完就無」這種「可見到」的金錢觀念,會令孩子對錢更珍惜,亦知道甚麼是貴甚麼是平,不會輕易浪費金錢。
八達通不是免費的「Magic Card」
當進入「電子貨幣」八達通前,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八達通不是免費的,它只是前置式收費。沒有存錢的八達通,是買不到東西的。父母可以帶孩子到八達通增值的地方,演示給孩子看,要把錢存進八達通,八達通才能使用,讓孩子了解到八達通不是免費的Magic Card,其實父母在孩子使用前,已經把工作賺回來的錢存在裡面。而且必須教導孩子使用八達通時,聽到「嘟」聲後,即時看付款金額和餘額,這樣也會提高孩子對「電子貨幣」用完也會沒有的意識。

訂立規矩 讓小朋友謹慎使用
最後,父母可以和孩子訂立使用八達通的規矩,例如:八達通只限於使用在交通工具上,其他不使用的時間須交由父母保管、限定自用用途,不得把八達通借給別人使用、和孩子訂立增值八達通的時間和金額、讓孩子紀錄八達通使用情況進行簡單記帳等等。
「電子貨幣」確實快而方便,但這個好處只為有自制能力的成年人而設。孩子在建立正確「實體貨幣」的金錢觀念前,不宜太快進入電子科技世界,畢竟科技歸科技,教育歸教育,先把根扎好,才能變參天大樹。
-
良好記憶力有助我們的學習效能、生活自理及人際相處等發展,所以父母往往在孩子年幼時,已透過不同的生活範疇來訓練他們的記憶力。如果大家有意提升孩子記憶力的話,便要參考以下5個方法。7 day ago
-
不少家長都讓小朋友看手機或平板電腦,目的可能是打發時間,又或者用於安撫小孩的情緒,但原來根據一項研究顯示,父母頻繁利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3C產品來安撫孩童的情緒,可能導致孩子往後發脾氣更加劇烈,尤其是小男孩。11 day ago
-
各位家長有無試過被人問︰「孩子有咩強項?」當下可能就有以下想法︰「佢記性好好,幼稚園高班識背乘數表」、「佢音樂天份好高,五歲識彈奏三種樂器」。孩子的才能當然值得被讚賞,但如果家長只把注意力放在學術或認知能力上,便有機會忽略孩子性格上的優點和美德,而這些其實可以培養成為孩子的強項﹗11 day ago
-
龜兔賽跑、醜小鴨、小紅帽,這些耳熟能詳的童話經典陪伴著我們成長。但作為家長的您,又有沒有想過,一本本看似簡單的童書,可以透過親子伴讀的方式,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啟蒙老師呢?17 day ago
-
天文台預告星期五氣溫急降,明顯轉涼,相信爸媽紛紛翻出秋冬衣物,想幫孩子加件外套,然而室外明明已經陣陣涼風,但孩子依然說自己「唔凍」,「唔著外套」,難道是「媽媽覺得你凍」又發作?其實或者不是,家長不妨參考以下說話,讓孩子自動穿衣。27 day ago
-
相信不少家長都遇過小朋友唔肯叫人,或是唔講「多謝」、「唔該」的情況,這些時候場面往往尷尬起來。育有2名女兒的前港姐張嘉兒,近日亦在facebook表示細女Hannah 因比較怕羞,不太願意和人打招呼或講唔該多謝,甚至「匿埋喺佢隻腳後邊」,於是分享了3個方法,讓爸爸媽媽見招拆招﹗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