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備戰測考︱ 小學生中文考試常犯錯誤 留意2大失分位減扣分機會
踏入11、12月,又是家長紛紛為子女備戰考試的日子。在眾多的科目中,中文科一向被稱為「死亡之科」,不少專家亦反映學生的中文能力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親子頭條》為大家整理了小學生在中文考試中的常犯錯誤,大家不妨看看你的孩子有沒有這些問題吧!
根據考評局公布2017年至2019年的小三全港性系統評估(TSA)中文科試卷評估數據,2017年有86.3%的學生達到基本能力水平;2018年為86.7%;2019年則有85.8%學生達到基本能力水平,對比2017及2018年的數據,有輕微下降的趨勢。

考評局評初小學生中文表現
在中文閱讀理解試卷中,考評局指考生整體能夠理解所學詞語及文章段落大意,惟部分考生「概略理解篇章中簡淺的順敘/倒敘事件,在排列事件發生的先後次序方面仍有進步空間。」
在寫作方面,局方表示大部分考生能夠切題寫作、文句通順。然而,部分考生未能掌握書信、賀卡等實用文格式要求,例如欠缺祝頌語、下款及發信日期。另外,部分考生在寫上結構上仍有錯漏,如未有正確分段或一段到底。

「錯別字」及「標點錯誤」易失分
每次考試,最令父母為子女感到不值的失分位必定是誤用標點號及錯別字,然後被扣分,拉低整體成績。考評局指,在小三TSA上,學生大致能夠正確書寫常用字及運用標點符號,但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常犯錯誤。
局方指,學生最容易犯的錯別字問題為部件疏漏 / 缺失及錯寫別字,例如把「突出」誤寫為「特出」及把「高興」誤寫為「高與」等。在標點運用方面,部分學生出現誤用省略號或濫用逗號的情況,家長可多加注意。
中文科是「死亡之科」,詞彙、文筆等的確需要透過多閱讀來培養,若小朋友可減少標點、錯別字及寫齊實用文格式,必定可減少在中文科考試失分的機會!
-
2024年12月18日至19日,佛教黃允畋中學中五級師生一行一百二十餘人參與教育局「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內地考察」,前往廣東英德展開為期兩天的鄉村振興主題研學。此行旨在通過實地考察,讓學生親身了解國家發展戰略,深化對中華文化與國情的認知,並思考香港青年在國家發展中的定位。1 day ago
-
各間直資及私立小學將陸續開放2026至27年度小一入學申請,另有學校舉辦入學簡介會及開放日,讓家長親身到校了解教學理念及環境等,即睇以下熱門的直資及私立小學小一入學申請日期,及入學日簡介會或開放日詳情,資訊將持續更新。3 day ago
-
6月是小一「統一派位」放榜的日子,想必一眾家長十分緊張結果,甚至早早做足兩手準備,以免當日需要叩門而「倒瀉籮蟹」。其中叩門必備文件上的叩門信及幼稚園校長推薦信,家長應早作準備。升學專家梁永樂與大家分享「叩門信」的撰寫重點。3 day ago
-
幼稚園是小朋友人生的第一間學校,他們認識的第一個老師、第一個校長、第一個同學仔通通都在幼稚園發生。在幼兒階段,良好的身心發展將會成為小朋友日後重要的基石。位於港島天后的樂䔄幼稚園,劉詩玲校長表示,幼稚園最關鍵的理念就是如何全面關顧孩子的身心發展,當中包括情感、社交、認知和身體發展等。8 day ago
-
位於屯門的道教青松小學,一直以關愛文化和全人教育見稱,除了培養學生的學術能力,更重視他們的情緒健康。為應對小學生日益增加的情緒挑戰,校方於本學年首度推出先導計劃,引入韓國高科技情緒管理系統,為學生、教師及家長提供非入侵式腦電波掃描、數據分析、評估、冥想音頻及腦神經反饋訓練等,旨在提升休息放鬆、人際關係及抗逆力,促進整體精神健康。15 day ago
-
熱門私立一條龍保良局蔡繼有學校將於3月15日舉行開放日,學校提供12年雙語課程,編制為5年小學、3 年初中校本課程、2年 IGCSE 課程及2年IBDP 預科課程。家長如想對學校有更多了解,必去開放日親身認識學校,即睇開放日詳情。16 day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