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12月,世界銀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共同發表一項報告《全球教育危機現狀:復甦之路》,指出各國學校因新冠疫情被迫停課,嚴重影響這一代兒童、青年、其家庭及世界經濟,對未來人類的生產力、收入及福祉產生巨大破壞。研究人員更以這一代學生的終身收入估值量化影響,損失高達17萬億美元。
報告亦提及年齡越小的學生,獲得遠程學習的機會較少,尤其處於關鍵學習和成長階段的學齡前兒童,學習上的損失、成長的負面影響更為深遠。另外,學生的閱讀及數學能力同為平均值跌幅最大的範疇。因此,報告強調多項讓國際教育復甦的長期計劃,包括強化家長和家庭在兒童學習中的作用。
事實上,在家學習已成為疫下追趕教育進度的必要方法。為協助家長有效地輔助子女,全球不少教材出版商於疫情期間推出新教材或改良現有自學教材,務求讓小朋友穩固知識基礎,應付全面復課後的教育步伐。
本地專家領軍 嚴挑優質幼小教材
回顧本港,香港家長普遍較疫情前重視子女在家學習的情況,兒童教材亦越見盛行。有見及此,獨立團體「優質家長會」於本年展開嶄新計劃,對市面上不同教材或課程進行用戶意見調查,了解其對兒童在家學習的成效。
優質家長會成立於2011年,由香港小學資助校長會名譽主席梁兆棠,及香港幼兒教育人員協會會長周慧珍共同領銜,旨在向家長提供具專業保證的育兒技巧及教育竅門,並舉辦不同活動及調查等,協助家長挑選具質素保證的兒童教材或課程。

協會於今年1月為本地著名教材商DR-Max出版之「DR-Max Electronic English兒童英語教材」,進行一項用戶意見調查,共邀請111位購買該套教材的K1至小四家長接受訪問,了解其使用情況及學習成效。
調查結果指出,全部受訪家長皆於最近一個月內,每日平均使用該教材近70分鐘協助子女學習英語。當中,83%家長每日使用時間超過10分鐘,皆認同該教材有助小朋友輕鬆在家自學,八成家長亦願意推薦予其他人,包括同事、朋友等,反映該教材能有效率地協助兒童持續在家學習英語。
連續使用三個月 英文成績顯著進步
另外,近六成受訪家長連續使用該教材三個月或以上,每日平均使用超過15分鐘,當中80%家長認同該教材能有效提升兒童的英語能力。結果顯示,教材有助兒童以家中自學方式提升英語基礎能力,成效亦可於校內成績反映。
協會根據是次調查結果,總結大部份用家認同「DR-Max Electronic English兒童英語教材」對兒童在家學習英語有正面效果。協會日後將繼續對市面各類教材進行用戶調查,以便大眾選購兒童教材時作參考之用。
資料來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優質家長會
-
跳繩是老少咸宜的健康運動,易入門且富挑戰性,適合小朋友強身健體。荷蘭皇家菲仕蘭(菲仕蘭)自2013年起將「世界牛奶日」帶到香港,並於當日致力宣傳、推廣及關注港人於人生不同階段的營養及健康需要。今年,菲仕蘭與樂餉社(Feeding Hong Kong)合作展開全港首個「牛奶銀行」計劃,以及夥拍香港花式跳繩會舉辦「150跳繩挑戰任務」,鼓勵家長及小朋友「邊做運動...7 day ago
-
單親爸爸需要父兼母職,除了生活壓力大,亦有不少不便之處。一名台灣女網友於社交平台Dcard分享個人經歷,指自己協助一名單親爸爸處理幼女初來月經的尷尬情況,並感嘆單親爸爸不易做!12 day ago
-
近年學生輕生新聞不斷,喚起教育界對建立正確價值觀、培育正向思維的重視。為此,淨緣慈善基金作為本地新成立慈善團體,特意與《親子頭條》攜手合作,籌備機構首個以正向教育為宗旨之活動——「正向動力計劃」,冀以香港各界別名人的成功故事、奮鬥經驗及其秉持之正向觀念,汲取人生前輩的處世之道,啟發香港年輕人正面、樂觀、勇敢面對逆境,好好規劃人生。14 day ago
-
疫情令學童轉為網上學習,學童變「低頭族」,容易導致各類脊骨問題。兒童脊科基金發佈統計數據,發現疫情期間學童脊骨和痛症問題劇化,2022年有超過九成受訪學童出現不同程度的脊骨問題,較2019年急升近兩成,情況必須正視。18 day ago
-
英國為慶祝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登基70周年(又稱白金禧年,Platinum Jubilee),特別將銀行公眾假期從原本的5月底,改到本月的2日至5日,連休4日舉國慶祝現年96歲英女王的「白金禧年」。21 day ago
-
內地一名媽媽帶8歲女兒到診所拔牙,牙醫誤將女童的恆齒當成乳齒拔除,更隱瞞狀況,令女童錯過黃金治療時間。事後牙醫被揭發沒有獨立執業資格,已被當局追究責任。26 day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