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調查】家務總是媽媽做?家長憂疫下被定型
父權社會對「男」及「女」都有根深柢固的既定印象,尤其亞洲國家特別明顯。英國最近就家庭角色及家務分工進行一項調查,原來外國媽媽正擔心家務分工不平衡會造成子女對性別定型。
一項英國調查表示,人們擔心長期在家會導致兒童對家庭中性別角色產生定型,原因在於近七成媽媽比以往頻繁地處理家務雜事。
總是一人負責全部家務?
一項針對2000位成年人的研究發現,儘管有66%的女性嘗試通過與家人分享家務來樹立榜樣,但超過三分之一的女性卻仍然覺得大多數由自己處理一切家務。其中更有七成的人表示,這些不斷堆積的家務令她們感到不知所措及不安。
不過,雖然大多數女性在家庭中負責更多的雜務,但男性仍然有做某些家務,例如洗碗、丟垃圾、吸塵等。
受到新冠肺炎影響,小朋友比往常更長時間留在家中,而超過一半的受訪父母擔心不平衡的家務分工會影響小朋友對性別平等及角色的看法。
專家倡平等家務量
心理學家愛瑪‧肯尼(Emma Kenny)表示:「我們應該盡力確保家務分配上的平等。」而大部份家長憂心,子女見到父母其中一方負責大部份家務的時候,會產生性別定型,並效仿這些行為。
「我們正在努力消除性別歧視的同時,卻發現它們似乎再次抬頭,因此我們必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努力,以確保父母在家務、價值觀方面提供良好的中立性。」心理學家愛瑪表示。
由於長期在家的生活習慣,小朋友可能是首次目睹父母在家庭生活、工作生活上作出時間分配及工作分配,心理學家愛瑪強調:「在雙職父母的情況中,最為關鍵的位置是,小朋友必須見到父母平等,否則,他們潛意識中會產生父母中的一位(通常是女性)的地位低於另一位,這是我們希望避免出現的情況。」
父母作為子女榜樣
調查還發現,在疫情期間,家長們承認他們的子女已經看到或聽到了關於家務分工的分歧,甚至引發了更多的衝突。
有41%的受訪女性表示,即使她們已經說明及示範過,但當家中的其他成年人將髒衣服隨意亂放的時候,有些孩子後來也照樣仿傚了。
約有三分之二的受訪父母希望,他們的家人可以在家務上主動提供更多幫助,而他們也認為,讓子女學習如何處理家務是一項重要的生活技能;有58%的受訪者認為負責家務有助小朋友建立強烈的責任感。
當小朋友願意承擔家務,很多英國家庭會給予回報。平均每個家庭每星期會為每個做家務的小朋友付6.07英鎊(約65港幣),一年約出支315.64英鎊(約3361港幣);也有家庭會提出以電視、電腦或手機的使用時間作為回報,以此鼓勵小朋友主動做家務。
心理學家愛瑪表示:「家長這樣做,可以讓小朋友對家務產生積極興趣,加上通過共同計劃及執行,家長可以為子女創造真正的學習時光,也對子女的成長帶來積極的重要作用。」
小朋友可以幫忙的10大家務
1.吸塵
2.飼寵物
3.洗碗
4.抹塵
5.掃地
6.烹飪
7.為植物澆水
8.丟垃圾
9.洗/晾衣服
10.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