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差不多結束了,不少小朋友即將踏進人生另一重要階段──升讀小學。父母現正忙於催谷孩子操練升小練習,還是趁升小前讓他們盡情享受一個吃喝玩樂的快樂假期?無論你是那一類型家長,凡事都不可以過猶不及; 切勿過份催谷孩子,令他們失去學習興趣,或是心情散漫,對學習提不起興趣來。父母預早幫助孩子收拾心情迎接新學年,也同樣重要。那麼,升小一的父母在孩子開學前,可以如何協助...
踏入炎夏,室外氣溫持續高企,酷熱天氣警告屢見不鮮,無論是成人或兒童都想躲在室內「歎」冷氣。醫生提醒家長,由於室內和室外的溫差大,若兒童氣管比較敏感,出汗後進入冷氣地方,令身體難以適應;加上如冷氣機沒有定期清洗,很可能積存細菌,容易出現「冷氣病」。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但大部份人只想到負面情緒,例如:傷心、驚、忟等。我們也不要忽略正面情緒,例如:興奮、開心、高興等。父母需要接納孩子所有情緒,孩子才能接納自己,學習表達及過渡至平靜。
「你玩咗架玩具車好耐喇,不如俾其他小朋友玩一陣啦!」相信很多家長都曾對子女說過這類型說話。我們明白不少家長都希望自小培養孩子「分享」的良好品格,令他們懂得與人相處,成為受歡迎的孩子,但強迫孩子與人分享,又是否合適?有什麼方法可令孩子願意分享呢?
有些孩子喜歡在公眾場所、交通工具或學校做出一些古靈精怪的行為,例如:手舞足蹈、高聲唱歌、大叫大嚷等情況,確實會令父母大感尷尬及無所適從。其實,父母只要找出孩子出現這些行為的背後原因,再對症下藥,例如:運用「故意忽視」的方法、引導他們在適當的場合做適當的行為、提供合適的機會和空間讓子女發揮潛能,可以大大減少他們做一些古怪行為的機會,大家不妨試試。
星期天,我閑賦在家,突然收到朋友來電,要向我說一件開心事,我當然洗耳恭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