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長對談】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 創意生活題訓練解難
今次來到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跟張瑞瑜校長與其團隊作對談,得知該校致力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及解難能力,以有系統的課程規劃,配合多元活動,教授不同的思維策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動機。
張校長期望學生完成六年小學課程後,能擁有相當的解難能力和不怕困難的精神。在面對難題時,學生不會只依賴別人幫忙,而是敢於嘗試解決困難。為達到目標,學校設計和規劃了合適的課程和活動,讓學生不止是單一地吸收課本內容,亦能把知識靈活應用在日常解難中。譬如數學可以鍛鍊思考,校方便利用相關的解難理論,讓學生掌握更多解難策略和技巧。
老師們把握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機會,緊扣課程內容,為各年級製作提升學習思維能力和解難能力的校本教材。教材除了有一些富趣味和思考性的題目外,還會運用生活例子,如利用番茄炒蛋的步驟作為引子,讓學生螺旋式學習和運用貫穿六個年級的「解難五步曲」,提升學生解難技巧和多角度思考,促進自學能力。
張校長發現不同學生面對同一條題目,會有不同解難方式,學校收集了學生在思考區所記錄的思考過程後,會分享給同一年級的同學,讓大家觀摩別人的解難策略,突破自己的思考框框,培養創意思維。
張校長又指出,學生在數學上表現出色,對STEM亦有莫大幫助,如記錄實驗數據、設計作品等不同步驟,計算是不可或缺的。STEM是各地學校極力發展的範疇,讓學生透過探索活動學習理科知識,並增強對科技與科學的好奇心。校方會為各年級設計不同實驗與活動,讓學生作出跨學科的學習。
此外,張校長提及校方非常重視生命教育,為學生定下七個精兵特質:誠、信、愛、勤、毅、望、恩,設計出正向寶石,讓學生發揮二十四個性格強項,並在每一個指定年級重點培養不同特質,訓練學生成為「聯小精兵」。學校每年會安排不同活動,除了讓學生學習知識外,更希望學生擁有美好的心靈,能夠熱愛生命、實踐生命與分享生命。學術與心靈並重,才是理想的全人發展。
-
香港路德會增城兆霖學校的一大特色,就是自行設計了國際教育的校本課程,屬屯門區小學首創。學校希望學生通過這個課程學會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溝通,學會欣賞不同的世界文化,提升他們的全球素養。該校剛舉行了「跨學科國際教育周」,當中一個焦點正是「世界文化服飾日」,活動當日師生皆穿上世界各地傳統服飾亮相,同學們都學得開心,玩得盡興!1 month ago
-
教育局於10月25日宣布放寬小學全日面授課堂安排,全校達70%學生接種兩針,就可以申請於12月恢復全日制面授,多間小學均申請於12月內恢復全日面授課堂,而其中屬首批於月初(7日)恢復全日制面授課堂的學校,包括藍田的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1 month ago
-
每年都令家長聞風喪膽的「一人一花」又來了!康文署於11月初陸續向學校派送花苗,各位家長又收到未?今年的植物是蜆肉秋海棠,想知種植上有甚麼注意事項就要留意本文!2 month ago
-
聖公會聖提摩太小學創校至今已一百三十五年,學生在傳承悠久的文化氛圍中成長為品德兼備的人的同時,本校以學生為本,致力推動「愉快有效學習」(Happy Learning, Effective Learning),提供多元化課程及活動,配合跨學科閱讀活動,讓學生「從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啟發學生去理解、思考和吸收所學知識,解決疑難,實踐自...3 month ago
-
周德輝校長在去年的撰文中,曾提及過「我們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又持續多一年了…」相隔一年後,周校長執筆重提疫情生活,有何改變?7 month ago
-
北歐教育近年受港人追捧,全港首個北歐教育基地(Nordic Education Hub)於6月11至12日向公眾免費開放,父母可以帶3至12歲仔女體驗多元的北歐課程。8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