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家長有無試過被人問︰「孩子有咩強項?」當下可能就有以下想法︰「佢記性好好,幼稚園高班識背乘數表」、「佢音樂天份好高,五歲識彈奏三種樂器」。孩子的才能當然值得被讚賞,但如果家長只把注意力放在學術或認知能力上,便有機會忽略孩子性格上的優點和美德,而這些其實可以培養成為孩子的強項﹗
1 year ago
-
龜兔賽跑、醜小鴨、小紅帽,這些耳熟能詳的童話經典陪伴著我們成長。但作為家長的您,又有沒有想過,一本本看似簡單的童書,可以透過親子伴讀的方式,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啟蒙老師呢?1 year ago
-
科技日益發達,為了讓生活更便利,不少父母都會給孩子一張八達通卡,特別是乘坐交通工具的時候,不用在車站慢慢數硬幣。但是很多父母也會反映他們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孩子把八達通當作「Magic Card」。隨便「嘟」一下,就到處請朋友吃零食、吃飯、買東西。究竟應該如何避免這個情況呢?1 year ago
-
最近天氣明顯轉涼,相信爸媽紛紛翻出秋冬衣物,想幫孩子加件外套,然而室外明明已經陣陣涼風,但孩子依然說自己「唔凍」,「唔著外套」,難道是「媽媽覺得你凍」又發作?其實或者不是,家長不妨找出原因,參考以下說話,讓孩子自動穿衣。1 year ago

相信不少家長都遇過小朋友唔肯叫人,或是唔講「多謝」、「唔該」的情況,這些時候場面往往尷尬起來。育有2名女兒的前港姐張嘉兒,近日亦在facebook表示細女Hannah 因比較怕羞,不太願意和人打招呼或講唔該多謝,甚至「匿埋喺佢隻腳後邊」,於是分享了3個方法,讓爸爸媽媽見招拆招﹗
1 year ago
-
踏入11、12月,又是各中小學評估或考試的階段。對於學生來說,壓力自然會增加。作為家長,究竟該如何有效地協助子女減輕壓力?不如聽聽香港保護兒童會 高級教育心理學家—林穎姿博士跟大家分享的「減壓溫習3步曲」!1 year ago
-
「媽媽,這個是什麼?」、「媽媽,是太陽曬我們,為什麼會說『我們曬太陽?』」、「爸爸,升降機是怎樣上升的?」……1 year ago
-
資深社工廖太提醒父母,凡事應適可而止,在緊張孩子學業的同時,也要學懂輕鬆面對,適當的減壓及紓緩對父母和孩子來說同樣需要。1 year ago
-
親子共讀的好處有很多,不但能擴展兒童的詞彙庫、提升語言發展及社交能力,更能從小培養兒童對閱讀的興趣及促進親子關係。但對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ASD)的兒童來說,他們的共同專注能力、對他人想法和情緒的理解,以及語言發展能力均有機會影響他們在親子共讀中的參與及表現。接下來我會為大家介紹一套共讀的方法—Reading to Engage Children with ...1 year ago
-
回想起我們小時候,第一次接觸金錢是甚麼時候?誰是我們金錢教育的啟蒙老師?校長?老師?我相信大家都會同意是我們的父母。我記得小時候第一次真正接觸金錢,就是小學一年級,學校有小賣部,母親自此每天上學都會給我一些零用錢,以便學校小息時萬一肚餓,可以買些食物。當時我只知道肚餓就可以用錢買零食,對金錢的觀念其實很模糊。所以父母對子女金錢觀的建立,其實擔當了一個非常重要...1 year ago
-
開學將近一個月,你的子女適應了小學生活了嗎?部分小朋友由K3升上小一,面對陌生的校園環境及同學或難以適應,甚至情緒崩潰。何基佑早前就升小適應問題拍攝短片,向家長分享貼士。1 year a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