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胃」根

P53 002

女兒出生前,從沒認真想過人類這「胃」根是如何煉成的。對於先天後天的主導性,道德哲理與生物學都還在爭論中。但為了讓孩子打開這扇人生快樂之門,作為父母的總不能袖手旁觀吧﹗

第一次跑到那母嬰健康院,電視螢幕不斷重複播著替嬰幼兒準備食物的短片。幾個月後,就從健康院醫護員手中收到一大疊嬰幼兒食物資訊單張。當中有趣的一項提示,說到在開初餵食固體食物時,最好只選用一種食材,或從米飯穀物稀糊開始到疏果素菜。每三天轉嚐一種食材,以讓嬰孩慢慢習慣進食,並確認會否有敏感徵象。難道我們的試食文化,就是這樣從小養成?說真的,從來都覺得喜歡嘗試新奇食物的人,總不會太保守。反之,什麼「核突」、「奇怪」、「不慣」就不肯放進口的,大概開明有限。怎樣才能讓女兒培育出開放開心的識食之道呢?

大大疊的單張,資訊豐富,新舊手父母必看。健康科學時有更新。雖然略有提及提升孩子對食物的興趣的重要,但對於味美一點就沒太多解述。照計,厭食偏食都是最令父母煩惱的問題。而味道,好應該是培養孩子欣賞食物最重要的一環吧。

一般認知,嬰幼兒食品中應盡量不添加調味料。更聽說有研究指出,三歲之前越早開始在食物中加放調味料可能對孩子的情緒健康發展越有負面影響。那麼,「如何烹調出美味的Baby Food?」成為了一個挑戰。關鍵在於如何利用食材當中天然的鹹味、甜味、酸味、苦味、香味配搭出豐富的菜式。

以下是我在女兒數月大,能正式嘴嚼之前其中的一道概念創作:

先把碎豬肉及鯛魚片蒸煮。因為肉本身是不加進糊仔的所以建議可煮得較熟。把溢出的汁水載起(視乎孩子進度,魚片也可差碎,若然則不需太熟),尤其豬肉出來的蛋白般的固體肉汁。肉類,包括魚,都會帶點天然的鹹味。豬肉汁上加上魚,能增加鮮甜味及把鹹味帶出。

節瓜、洋蔥、蘋果砌件蒸煮。節瓜及洋蔥的時間可較長,尤其是洋蔥,越煮得時間長,味道會越甜。選擇洋蔥時,可考慮用紫紅色的那種,會較容易甜,而且煮得不夠透也不會有太重的辣味。節瓜的苦味較淡,質感幼滑應算是疏菜類的入門。

羅勒 / 金不換(Basil)—隨意加入—整片葉與碎豬肉一起蒸煮,拿起。煮熟的金不換香味柔和。

燕麥片加水蒸煮致軟身。可選即食燕麥片。燕麥片能豐富淨用米飯的甜味。

白粥煲起後,把肉汁、節瓜、洋蔥、蘋果、燕麥片(及羅勒葉)全放進攪拌器,拌至糊狀。

其實,洋蔥、蘋果都是豬扒的常伴,美味的Baby Food從解構(Deconstruct)我們喜歡的菜式開始。有點像份子料理。難怪Baby Food也是份子料理名廚廚魔的名菜之一。當然,家常給小孩的食物不必打搞廚魔,但很相信烹煮給你寶寶吃的食物,最重要的指標應該起碼是你自己也覺得好味才行。當然你若真的自己食,可加添少許醬油鹽,但味道的豐富程度不應被妥協。以這基本原則出發,不難做出能培養孩子欣賞食物的Baby Food。

P53 001
鍾宏安
現任 DotAsia 亞洲域名註冊機構的行政總裁。鍾先生亦擔任互聯網界內不同職位,包括亞太區互聯網治理論壇(APrIGF)秘書長、ICANN 國碼及通用頂級域名理事會多語言域名聯合會(JIG)主席等。鍾宏安同時也為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委員會委員。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親子最關注
香港優質教育機構巡禮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