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教路】遊樂設施益處多 正確使用免受損

20171129 8079 02 

玩樂對小朋友十分重要,小朋友對四周事物好奇,在遊玩期間他們會運用到不同感官如視覺、聽覺、觸覺等來探索外界。他們能在有趣的環境下提早發展不同感官,更容易吸收。再者,在玩不同設施時,寶寶也需要感受身體重心平衡和速度,要好好控制大小肌肉及關節,這樣才能訓練好寶寶的前庭覺。例如盪鞦韆時,會帶給腦部的搖晃的感覺,能有效刺激寶寶的大腦前庭系統。前庭系統若在幼兒階段發展得宜,可以幫助寶寶情緒穩定,他們會比較放鬆及較少哭鬧,它亦會讓寶寶的平衡感更高,小肌肉更有力氣,動作協調能力更好,使寶寶在之後學行時較不容易跌倒,而即使跌倒,也會建立出本能意識來得保護頭部。

選擇合適的遊樂設施亦很重要,不是所有在公園內的設施都適合寶寶玩耍,家長要多加留意挑選正確的遊樂設施給寶寶,否則可能樂極生悲。2歲以下的小孩,因為手部的肌肉能力不夠,建議選擇馬鞍式的盪鞦韆,鞦韆能像個籃一樣保護孩子,防止他們從鞦韆掉下,加上家長從旁攙扶就更加保險。另建議0-2歲的寶寶玩一些較短矮的滑梯,而家長站在溜滑梯的旁邊,順著孩子的位置抱著寶寶溜下,避免寶寶姿勢不正確或意外掉下,防止寶寶造成運動創傷及傷及尾龍骨。

成長中的兒童,其骨骼與成年人不同,當遊玩時盪鞦韆或溜滑梯,一時意外墮下容易令尾龍骨受創,後果可大可小,骨骼承受不起撞擊力,容易令骨骼受傷。其中最常見的受傷部位,就是頸椎和尾龍骨,而在去遊樂場玩耍時,有時難避免會與其他小孩互相有小推撞,這些「無情力」亦可能令頸椎受傷。頸椎是脊椎的第一節。人類的頸椎位於頸部區域,一共有七塊頸椎骨,支撐着十二磅重的頭部。身體所有的神經線路,除了部份副交感神經外,都必須經過椎第一、二節脊椎骨才可以與腦部聯繫,是容納最多神經線路的脊椎骨。如果遊玩時傷及頸椎,後果可以很嚴重,有機會造成往後頸椎錯位。

如懷疑小孩子患有頸椎或尾龍骨錯位,一般情況下都不建議家長自行處理,一來家長未必有相關的醫學知識,二來小朋友不擅表達,難以清楚表達自己受傷經過或病徵,所以應立即帶小朋友接受脊醫檢查。脊醫會透過脊科治療手法,在不使用藥物的前提下為受傷兒童改善問題,以回復正常的骨骼結構及活動能力,避免兒童因舊患而影響發育,導致嚴重的永久性創傷。

20171129 8079 01

黃序凱-脊骨神經科醫生、香港註冊脊醫、香港執業脊醫協會會員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親子最關注
香港優質教育機構巡禮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