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教育」近年來在國外十分流行,從幼教界、媒體、社會學家等都在大力宣傳孩童廚藝及做家務事對孩子的好處。
廚房教育是現今世界各國推出的一項親子教育理念,讓家長利用廚房對小孩進行早教。只要家長給予正確的引導與輔助,廚房並不是小朋友的禁地,而是刺激幼兒五感學習的好地方。透過參與簡單家務,更能提升幼兒認知、邏輯、自理等能力,一舉數得。
明白到現代的孩子總是忙於參與各式各樣的興趣班和補習課等,相對少留在家中與家人互動,親子一同下廚可以成為在家共度親子時間的理想機會,一家人更可共同享用成果,感覺分外窩心。有時食譜中有可能包含了孩子不喜歡的食材,但由於他們通常感到自己親手製作的料理特別美味,家長便可藉此鼓勵孩子嘗試更多食物,幫助改善他們偏食習慣。孩子在親身體驗的同時去體會和感受,學會珍惜和感恩。家長除了可以教導相關名稱,也可讓他們摸摸、聞聞,學習及累積廚房物品的知識,學習實踐中認顏色、數數,體驗酸甜苦辣的不同。
孩子洗、切、炒、煮、烤,自己動手,充分體驗各種美食的製作。在烹飪過程中能刺激孩子的多種感官,具有潛能開發的意義。
廚房教育在讓孩子體驗煮食快樂的同時,培養在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成就感和自信心,有助於自立,凡事能獨立自理。
親子烹飪可加強小朋友和家長之間的溝通,互相合作加強默契,讓孩子樂在其中,同時感到製作的食物受別人欣賞,在過程中讓孩子加強更多自理能力和珍惜食物的良好價值觀,培養一種樂觀的生活態度,同時藉此提升安全意識,可以讓小朋友們輕碰一下碟子,體驗到底有多熱或多冷。家長亦可讓子女觀察煮食過程,爐火的熱力會令人受傷。烹飪促進親子關係,嘗試味蕾上的教育。
日本一名年僅3歲的小女孩,自小受家人薰陶,喜歡下廚,泡咖啡、做和菓子、炒蛋都有板有眼,成為媽媽烹飪得力小助手。這輯「下廚日常」的照片成為女兒另類的成長片段。
煮味噌
沖咖啡
做生日蛋糕(有偷吃嗎?)
做大福
整壽司
做薑餅
搓麵糰
夾包子
製作三文治餡料
炒蛋
當然要洗碗啦!
與媽媽下廚
我喜歡吃!
來源:IG@___okinu
抗疫期間,大人小朋友為了減少外出用膳,都會盡量在家煮食。近年興起的氣炸鍋,標榜可以較健康的烹調方式免油氣炸食物,大受歡迎,好多家長都用來氣炸薯條、雞翼、西多士給小朋友吃。消委會測試12款氣炸鍋,售價由$298至$2,080,測試項目包括安全及效能表現。結果發現,半數樣本存安全隱憂,一齊睇睇12款氣炸鍋點評。
氣炸食物表現
氣炸薯條
高分:「法國特福Tefal」、「飛利浦Philips」及「普樂氏Proluxury」,氣炸後的薯條色澤呈淺黃色,口感不俗。
低分:「Midea」及「TSK」氣炸薯條時熱力不均,有些薯條過熟但有些薯條則仍未煮熟。
氣炸雞槌
高分:「Recolte」、「普樂氏Proluxury」、「Denki」、「伊瑪牌Imarflex」及「億世家ecHome」能均勻地烹調,氣炸後的雞槌多肉汁而雞皮又香脆。
氣炸春卷
高分:「Tastec」、Denki」、「伊瑪牌Imarflex、「億世家ecHome」及「TSK」,獲5分。
4 款較難清洗
所有樣本的氣炸籃均可以取出及用水清洗,但部分樣本的機身頂部,例如發熱管位置﹛較易積藏油污及較難清洗,包括「Recolte」、「伊瑪牌Imarflex」、「德國寶German Pool」及「億世家ecHome」。
2 款耗電量較高
以氣炸每100克食物計算,「普樂氏Proluxury」及「Harrow」的耗電量較低;「伊瑪牌Imarflex」及「億世家ecHome」耗電相對較多,只獲1.5點評分。
半數安全有待改善
3 款溫升超出標準上限
測試發現,「Harrow」內部電線的溫升超過標準上限。「德國寶German Pool」及「億世家ecHome」的手柄量得的最高表面溫度升幅稍高於標準上限,用戶長期觸摸有機會增加燙傷的風險。
3 款絕緣距離不足
「普樂氏Proluxury」、「Harrow」及「Midea」的部分內部帶電部分與用戶可接觸部件之間的絕緣距離不足,可能增加短路的風險。
另外,「飛利浦 Philips」地線並非最遲拉緊。「TSK」產品上欠缺牌子名稱及產品型號,不符合法例要求。
7款評分達4分或以上牌子
圖片:消委會影片截圖
父母對子女的愛無微不至,但有時卻會錯誤表達,令孩子抱怨「你唔愛我」。沒有人天生懂做父母,都是邊做邊學,近日美國兒科學會教家長向小情人14個「示愛」的方法,或者可作參考。
1. 與孩子交談時,使用大量正面和鼓勵的話語。盡量避免使用諷刺、嘲笑、鄙視的詞語。因為孩子通常不理解你的目的;如果他們理解到,這些信息會帶來負面的交談方式和關係。所以家長應以別人對你的方式對待別人,做好榜樣。
2. 在家庭和公共場合與別人交談時付出額外努力,樹立良好的榜樣,如多說「唔好意思」、「唔該」、「請」、「謝謝」之類的詞語, 並通過動作和言語表達對他人的尊重。孩子從觀察和模仿父母的行為中學到很多東西。
3. 對孩子的身體和情感需求作出即時和充滿愛心的反應。如當孩子想與你交談時,即使不是最適合你的時間,也可以聽他/她講話。問孩子「你今天過得怎麼樣?」聽聽他們答案。如果你看到他們有焦慮或抑鬱跡象,請醫生或專業人士尋求幫助或建議。
4. 當孩子生氣、脾氣暴躁或心情不好時,請給他一個快速的擁抱、輕拍、暗暗點頭或其他情感回應,然後在他感覺好些時考慮與他討論該事件;切勿暴力應對。
5. 使用非暴力、積極的懲罰。父母應在兒童期使用獎勵和限制,長遠有助孩子在青少年階段懂得欣賞長處和解決憂慮的方法。若允許孩子不斷違反重要規則而不受懲罰,只會令他們更不守規則。無論孩子做了什麼,與孩子保持開放的溝通都是至關重要。
6. 定期陪伴孩子做他們喜歡的事情。鼓勵孩子保持運動,如散步、踩單車或與玩球類活動。例如在情人節前,可送賀卡給較大的孩子或青少年;較細的孩子可與他們一起製作情人節賀卡。
7. 在日曆上標記「家庭遊戲夜」,這樣令整個家庭都期待當日一起相聚。在指定日期下寫上不同的家庭成員名字,然後讓該人選擇玩哪種遊戲。「家庭遊戲夜」需關閉手機和平板電腦,拒絕外來騷擾。
8. 對各個年齡段的孩子說「我愛你」!
9. 讓孩子更了解良好食物選擇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鼓勵親子烹飪。讓孩子參與整個過程,包括設計菜單、購買食材,到實際的食物製備及餐前準備。一家人盡可能一起吃飯最理想。良好的飲食和交談建立孩子健康食物選擇和飲食習慣。謹記進餐時請勿使用任何電子設備。
10. 隨著孩子成長,他們將花時間學不同技能,家長應該鼓勵他們,並為他們盡力提供所需的工具和學習。在孩子6個月大開始,開始向他們朗讀、避免在2歲前睇電視,當孩子愈來愈大,要為他們揀選電視節目主題和製造話題;限制他們玩電子遊戲。
11. 孩子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長的照顧。家長應定期帶孩子看醫生,得到良好的兒童護理或保健服務、教他們安全意識,免受傷害、提供健康和營養的飲食、每天鼓勵大量的睡眠和運動,強健身心。每次坐車時都使用安全帶或兒童乘客安全座椅,確保安全。
12. 幫助孩子與朋友、兄弟姐妹建立良好關係。如邀請朋友或鄰居茶聚、吃飯、玩遊戲或幫助有需要的人。鼓勵孩子參加體育運動或團隊合作的活動。
13. 作為父母,最重要的任務是幫助孩子建立自尊心。孩子需要家長持續支持和幫助,以發現自己的長處。當他們學會相信自己時,他們需要父母相信他。家長要愛孩子、與孩子相處、傾聽他們的聲音、鼓勵他們從錯誤和成功中學習。
14. 按家庭條件考慮養寵物。養寵物可以幫助孩子增加體能鍛煉、管理情緒,以及從中讓他們學習關心別人。
來源:美國兒科學會
【新冠肺炎】4成確診嬰幼兒無病徵 小心校園隱形傳播
【家長熱話】兒童醫院遊樂場淪陷 係政府規劃定人嘅問題?
【SEN】近8成自閉症兒童遭歧視 專家5大建議應對轉變
【3月市況】二手公居屋買賣升唔停 屯門成疫境入市良機
【心測開箱】天氣透露家中定位 揭示子女眼裡的你
【蒸焗注意】購買前後十個必須知道的事項
【自己方式】回鄉證申請竅門你要知
【防蚊產品大比拚】防範蚊、蠓揀邊隻
【急需幫手】警方呼籲市民提供柴灣失蹤女童消息
【入學全攻略】報讀PN、K1必知日期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