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明愛賣物會又到了,又有多個親子好去處可以慢慢逛、慢慢玩了。
明愛賣物會將於11月1日開始,一連三個星期日在港、九、新界 6 個地區舉行。
除了合家歡的攤位遊戲,更有多款禮品可供選購;小朋友玩得高興,家長又可盡情購物。做善事之餘,又可滿載而歸。
其中港島區賣物會更設有超過110個攤位,並設有兒童樂園。此外,當日由上午11時至下午5時,有各式各樣表演節目,例如青少年Hip Hop Dance、老友記跳舞表演、小朋友唱歌跳舞、太極表演等。
活動詳情
日期及地點:
2015年11月1日 (港島區) 10am-6pm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 (屯門區) 10am-5pm鄉事會路屯門文娛廣場
11月8日 (九龍區) 10am-6pm界限街花墟公園 (長洲區) 10am-5pm長洲聖心學校
11月15日 (荃灣區)10am-6pm沙咀道沙咀道遊樂場 (沙田區)10am-5pm源禾路源禾遊樂場
備註:
港島、九龍、沙田及荃灣區賣物會每張入場劵為HK$5(1.2米以下之兒童免費入場);屯門、長洲區賣物會則免費入場
***賣物會於結束前15分鐘截止進場 ***
查詢:2843 4638
跟孩子一起參加有益身心的活動,大人細路都得益。由清水灣鄉村俱樂部舉辨的「清水灣長跑賽 2016」,將於 2016 年 1 月 3 日假清水灣鄉村俱樂部舉行,現正接受報名。有興趣的爸媽快快跟孩子一起報名喇!
賽事所有收入將全數撥捐「突破機構」,支持他們的通識教育計劃,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提倡全面發展。
賽事名額共 1,200 人,設有男子/女子個人組別、清水灣鄉村俱樂部會員男子/女子公開組,大專院校盃及公司隊制賽等組別。同時更設有的親子隊制賽,鼓勵父母與孩子一起體驗運動的樂趣,可從中促進親子關係。
賽事由即日起至 2015 年 12 月 21 日接受報名。
公眾可透過大會網頁( www.cwbgolf.org/cwbchase ) 及 Facebook 專頁( www.facebook.com/ClearwaterBayChase )了解更多詳情,或致電 2335 3878查詢。
考試季節剛過,大人和小朋友終於都可以鬆一口氣了。趁著今個周末,就帶小朋友出外走走,伸展一下筋骨,齊齊放電吧。
在香港,要數夠大夠多設施的大型公園,荔枝角公園是選擇之一,又是放電好時候了。
根據美國哈佛大學迦納(Howard Gardner)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概念,兒童的潛能並不限於學術方面或智能測驗所評估的能力,他們在音樂、人際關係、肢體動作、大自然探究、自我探討等方面,也可以有很好的發展。
孩子稍為長大了,大約 3 歲左右,就會開始甚麼都想參與。雖然有時會幫倒忙,但訓練孩子幫手做家務,其實也是成長中重要的一環哦!
城市生活緊張,對心理和生理都可能有不良影響,尤其要家庭與工作兼顧的爸爸和媽媽,學習自我鬆弛,可以協助抵消日常生活中各種精神壓力。
不少父母若是經濟能力許可,每年都會去一次親子旅遊。一方面,作為家長的,可暫且放低繁重的工作讓自己好好休充電。另一方面,對於小朋友而言,也是一個成長及體驗生活的好機會。
古人有自己的智慧,小編在網絡讀到以下這篇當年諸葛亮臨終前寫給兒子的一封信,爸媽們不妨看看吧。
為人父母,有誰不想自己的子女學有所成?能在香港升讀大學的,就盡量給他們去讀。孩子能力更佳,家中經濟能力許可,大可送他到外頂尖學府升學。
要教導孩子遵守規則、尊重別人和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父母需要給他訂立日常規限。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以貼紙獎勵小朋友的方法,小編也有不少家長朋友表示方法基本上是行得通的。
最近小編跟一位朋友吃飯,這位朋友是全職媽媽,小兒也也升小一了。
近日在網上讀到一篇文章,大意提醒父母不要利用剪刀為孩子剪碎食物,因為人類天生有咀嚼食物的本能,過分幫助只會阻礙孩子的正常及健康發展。
上週日,小編到商場閒逛,親眼目睹一個令人側目的場面。
小編有位好朋友,今年已年過 50,近日正努力衝刺趕功課,因為今年10月,她終於大學畢業了。
孩子天生是喜歡與人溝通的,在還未學懂說話時,尤其兩歲前的小朋友,他們已懂得用各種不同的身體語言(面部表情、動作、聲音等)來表達需要和喜惡。
一) 說話忌單向 與孩子溝通時,我們可能會不自覺地只顧表達自己的意思或發指示而忽略了他的示意和興趣,採用了一些「單向」的說話方式,例如:「圈圈放呢度先至啱」、「攞個波過嚟呀!」。這種溝通形式通常會較難得到孩子的回應,也提不起他對說話的興趣。
一) 說話忌單向
與孩子溝通時,我們可能會不自覺地只顧表達自己的意思或發指示而忽略了他的示意和興趣,採用了一些「單向」的說話方式,例如:「圈圈放呢度先至啱」、「攞個波過嚟呀!」。這種溝通形式通常會較難得到孩子的回應,也提不起他對說話的興趣。
二) 宜雙方兼互動 有效的親子溝通既是雙向又是互動的,父母和孩子應共同參與,樂在其中。跟孩子溝通時你可細心觀察他的表情、動作和聲音,猜想他的意思,並作出回應。這樣孩子便感到你明白他,並對你的示意或說話感到興趣和作出反應。
二) 宜雙方兼互動
有效的親子溝通既是雙向又是互動的,父母和孩子應共同參與,樂在其中。跟孩子溝通時你可細心觀察他的表情、動作和聲音,猜想他的意思,並作出回應。這樣孩子便感到你明白他,並對你的示意或說話感到興趣和作出反應。
三) 遊戲中溝通 你與孩子遊戲或是他向你表達需要時,都是跟他溝通的好機會。遊戲是幼兒生活的一部份,它既可營造輕鬆的氣氛,也可製造許多溝通的機會。在這愉快的環境下,孩子便會樂於與你一起發掘和認識身邊的事物,你更可藉此教導他表達自己的需要。
三) 遊戲中溝通
你與孩子遊戲或是他向你表達需要時,都是跟他溝通的好機會。遊戲是幼兒生活的一部份,它既可營造輕鬆的氣氛,也可製造許多溝通的機會。在這愉快的環境下,孩子便會樂於與你一起發掘和認識身邊的事物,你更可藉此教導他表達自己的需要。
摘自:衛生署健康家庭服務
相關內容
雖然一至兩歲的小孩好像未能認真的作溝通,但是他們卻很需要家長的關注,很想父母與他們玩及說話,哪怕只是短暫的關注,子女都會感到滿足。
第 13 頁,共 15 頁
【小一統一派位】專家教「大抽獎」填表攻略 唔填滿中獎機率更高!?
【刁鑽題目】冰塊不是溶於水!? 小三試題考起媽咪
【親子醫健】中醫推拿助ADHD降焦躁 爸媽必學防疫減壓三招式
【咪做豬隊友】陪老婆跨越3個產程 老公陪產要咁樣做
【慈慧幼苗】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蒸焗注意】購買前後十個必須知道的事項
【自己方式】回鄉證申請竅門你要知
【防蚊產品大比拚】防範蚊、蠓揀邊隻
【急需幫手】警方呼籲市民提供柴灣失蹤女童消息
【入學全攻略】報讀PN、K1必知日期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