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之前爆紅的《五個小孩的校長》,除了故事真摯感人吸引外,一班天真可愛、真情流露的小演員,同樣是令人買票進場的原因之一。
近日,又有一齣兒童電影上場,由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 Media 21 媒體空間(簡稱M21)出品的首部兒童電影《最後一枝蠟筆》,將於 11 月 21 日公映。此電影同樣由一群天真可愛的小朋友主演,相信又會掀起一番熱潮。
導演翁偉微、潘亨利、5 位兒童演員包括陳燕、周芷澄、蕭兆蔚、黄竣軒、呂振羽於優先場後與觀眾分享電影選材及拍攝趣事。鄭國江老師、楊思琦,以及蔡瀚億(BabyJohn)均出席活動。
此兒童電影為 M21 的嶄新嘗試,較早前舉行 53 場優先場,共吸引 7,300 位學生及教育工作者的踴躍迴響。
電影更分別榮獲 The IndieFEST Film Awards 及 Accolade Global Film Competition 頒發 Award of Merit。
《最後一枝蠟筆》由五位兒童演員領銜主演,內容環繞一個歷險故事,講述一群孩子面對誠信和友誼的考驗與抉擇,啟發兒童思考人生價值。
故事大綱
中國內地來的婷、熙兩姊弟和歡以及從美國回流的 Kathy 及香港本地的福嵐「偵探」,都是小學合唱團團友。在一次午膳過後五人食物中毒入院,一同食用過婷媽媽帶來的炸豆腐頓成疑點。大家決定藉一個中國山區交流團,前往豆腐的原產地,嘗試找出食物中毒的源頭。
在交流的最後一天,五人迷路被困山中,飢困交迫,意外發現 Kathy 的蠟筆可燒成蠟燭,帶來希望。蠟筆不斷熄滅,生存的機會漸減,直至最後一枝……
除非,有一人願意犧牲。
有片率先睇
在選擇學校時,父母應持甚麼的態度,以及如何正面去面對呢?
從事教育工作差不多 20 年之久的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校長陳淑儀認為,家長不應盲目去跟風。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雖非此調查所列 50 強小學,但學校具 43 年歷史,屬區內熱門小學,每年升中派位成績也相當不俗,不少同學獲派至區內 BAND1中學。
選校貼士
1. 先理解孩子特性
陳校長表示,家長最重要是先理解自己的小朋友有何特性。「孩子是比較活潑還是文靜呢?小朋友的學習情況如何?父母應因應孩子的情況去選擇一間適合的學校。」
2. 了解學校課程及發展方向
此外,也宜了解學校的情況,到底自己想替子女報讀的學校課程發展及發展方向,是否跟家長的想法一致?是否適合自己的小朋友?這都是應該細心了解。」
3. 積極正面態度面對
陳校長又謂,無論小朋友派到哪所學校,父母都應持積極正面的態度去面對,她深信每所學校都會盡力去教好每個小朋友的。如果家長表現太過消極,或者感到太大壓力,小朋友是會感受得到的,這樣也會將負面情緒帶給小朋友。
4. 愛與支持最重要
「家長要明白小朋友的學習是漫漫長路,要讓小朋友知道家長是一直陪伴、支持以及愛鍚他們,比任何都來得重要。」
今年九月,豆豆升讀小學二年級,去年在全級 120 人當中考獲第 10 名。豆豆表示很喜歡上學。除了享受學習,豆豆也樂於參與學校安排的課程活動,其中跳舞便是其中之一。活潑的豆豆跟同學相處也很融洽,也深得老師愛鍚。
家住荔枝角的豆豆,在區內一間名聲不錯的小學就讀,但此校並非名校,也不是 50 強之列。但對於豆豆媽來說,這些都不是重點,她坦言,女兒享受校園生活才最重要。
跟著大隊走
其實,數年前,豆豆媽也跟不少家長的心態一般,希望豆豆考入名校,過程中,豆豆媽也花了不少心機為女兒部署一切。「豆豆是我們的第一個孩子,對下還有一個弟弟,初時我們甚麼都不懂,做父母都是邊學邊做,也聽身邊不同人的意見。不少親友給的意見是,一定要讓豆豆考入名校,之後弟弟的路也會順暢些。事關姐姐入到好的學校,弟弟跟著考入便會容易得多。」
早在豆豆三歲開始,媽媽便安排她報讀不同的興趣班,鋼琴、跳舞、英文、普通話、游水,時間表排得滿滿的。
「其實我也是做著大家都做的事,給孩子做『靚』履歷,為將來考學校舖路。」
母女身心疲累
去年,豆豆媽跟不少爸媽一樣,替女兒報考不同的學校。「總共報了六間直資小學,現在回想也覺得辛苦,豆豆是年底出世的,屬於細女,我知道考學校會較輸蝕,但當時一心想她考入名校,也就甚麼都去試。」
豆豆媽坦言,當時她跟女兒都很勞累。
「她的爸爸經常要到外地工幹,女兒的學業主要由我負責,過程其實很辛苦。其實,當時自己也有一種迷失的感覺,到底自己在做甚麼?接二連三的跑到不同學校去面試,我知道豆豆其實很辛苦。」
豆豆媽表示,已經盡力做好要做的事,好幾次自覺女兒的表現不俗,但最終竟然是全部落空。「我們屬中產家庭,給女兒的培養其實也不算少,不明白為何六間學校都落空了,惟有等中央派位大抽獎。」
結果,豆豆被派到區內一所資助學校去。「翻查資料,學校在區內的名聲不俗,畢業生派獲的中學也不算太差。一年下來,我發覺豆豆很享受校園生活,學業成績也不差,我也感到滿足了。」
迷失中找回方向
豆豆媽回想之前為了讓女兒考入名校,仿佛迷失了方向,也令到自己和女兒身心疲累,到頭來還是撲個空。「其實全港有 500 多間小學,要擠入頭 50 位的學校,可想而知難度有多高。有很多事情也並非自己所能控制,如果機會不高,不如調整自己心態。我覺得為人父母應該要有 sense 和有 say,有常識和判斷能力去替孩子選擇一間合適的學校,同時也應有 say,不要盲目從跟隨別人。」
「其實香港仍然有很多辦學具水準的小學,不少學校對教育也很有心,就像豆豆的小學便為一例。就我所見,老師對學生都很疼鍚和愛護。」
豆豆媽坦言,終於領悟到與其強求考入眾多人都爭崩頭的所謂名校,不如讓女兒開心享受學習來得重要。
日前有學校向家長發信,指出多個手機遊戲 app鼓吹自殺跳樓,校方向家長呼籲應禁止學生玩這類型的遊戲。隨著技科的普及,孩子要面對的正是科技急速發展的社會,家長該如何面對這個轉變,以及教導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的法門?
良好的習慣應該從小就開始培養,包括給孩子灌輸正確的理財觀念。事實上,近年也不時看到有關大學生碌爆卡、欠債累累的負面新聞出現。
女士們為保苗條身材,會約同三五知己齊齊做瑜伽。瑜伽並不是女性的專利運動,嬰幼兒亦可以參與。以下介紹這個 BABY YOGA 課程,由專業瑜伽導師指導,除鍛煉體骼,更可加強專注力及集中力。
以年齡區分兩組
嬰兒瑜伽班及兒童瑜伽班主要以年齡來區分,他們分別把 2 至 4 歲及 4 至 6 歲分為兩組。在每組當中,導師又會再以動作的難度來把小朋友分組,例如依據小朋友完成動作後停頓時間的長短、需要平衡力時間的長短等來分組,讓他們發揮潛能。
由專業導師教授
中心特別聘請了已獲認可瑜伽教練資格的導師負責授課,以有趣的方式,教授小朋友不同瑜伽動作。導師會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授課,不強迫小朋友,最重要是培養他們對瑜伽運動的興趣。此外,課程以英語授課,令小朋友在學習瑜伽的過程中,同時學習英語,提高他們的英語溝通能力。
利用故事作引導
為了引起小朋友對學習瑜侞的興趣,兒童瑜伽與成人瑜伽班的分別,在於它用輕鬆有趣的方式來引起小朋友的興趣。負責人表示,導師會透過音樂遊戲,故事,律動和肢體動作,讓小朋友進行創作,增強他們的肢體的柔軟度。至於嬰兒瑜伽,則由家長透過按摩,以動作,姿態,觸摸,聲音,以及深層放鬆來達到身、心、情感等各屠面完整發展之目的。
提升集中力
讓小朋友學習瑜伽,除了令其身體健康,增強抵抗力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他們的專注力及集中力,並能加強他們的平衡力,幫助其學習聽取指示。至於嬰兒方面,由於是親子課程,可以藉課堂上的互動,培養父母與子女間的感情,培養彼此的信任及親密感,為大家帶來一個歡樂時光。
此外,瑜伽能提供觸覺刺激,運動和節奏,以及寂靜深層的放鬆。它亦可以引導父母與子女間輕鬆愉悅的互動。
網絡世界瞬息萬變,在現在影像大晒兼橫行的世代,社交應用 Instagram(IG)火速爆上。IG 公布全球用戶人數已拋離 Twitter,突破 4 億用戶大關。
根據數據顯示,現時 IG 的全球每月活躍用戶(MAU),由去年 12 月公佈的 3 億人大增至逾 4 億人,相比 Twitter 上季公布的 MAU人數為 3.16億,高出 25%。
(圖片:IG)
IG 方面透露,在最近增加的 1 億 MAU 當中,有超過一半以上來自歐洲與亞洲,其中日本、巴西及印尼的用戶增長最多。
IG 紅爆全球,其實在香港也有不少捧場客。尤其受不少藝人及明星歡迎。不少星爸星媽更愛大晒自己的幸福大肚照、子女萌爆照以及溫馨親子家庭照。活躍玩家就有官恩娜、陳茵媺等。
其實 IG 又真的幾好玩,明星愛放相上 IG 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家庭照,粉絲又可隨時追蹤自己的偶像。
不止明星藝人,不少媽媽都喜歡玩 IG,同樣喜歡將自己的子女萌照放上跟大家分享。不過,專家提醒大家,網絡世界陷阱也多,放相前宜三思,真的不介意分享的,又或者覺得是無關痛癢的才好放上網。
現今的孩子生活物質豐裕,如果不從小給孩子灌輸正確的金錢和理財觀念,日後便容易對物件和金錢不珍惜。父母不妨每天花少許時間,跟孩子一起進行「一日一塊錢」的小遊戲,日子有功,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初秋時份,不妨忙裏偷閒,出外走走,額外舒暢。
今個星期六,小編介紹大家參加一個免費戶外音樂會,靚歌靚音樂加上好氣氛,保證令你心情大好。
四隊本地音樂組合將於星期六(10月 31 日)下午 3 時至 6 時,在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廣場演出戶外音樂會《小島大世界》。他們有的來自他鄉、有的土生土長,以音樂這共同語言,展現不同的音樂文化和樂風。音樂會免費入場,歡迎市民到場欣賞。
隨著社會發展,體罰兒童已經是公認的錯誤行為,但與此同時,又擔心孩子將來無規無矩,因此孩子犯錯,要罰之有道。
晚上不睡覺、不願做功課、對媽媽的勸告當作聽不見…有時媽媽甚至不禁懷疑,小朋友是否故意作對?然而,有時候很可能只是家長用錯方式,未能和小朋友達成溝通。以下就有6個步驟,大家不妨參考一下。
大家在生活上其實有很多小事都忽略了,但其實有很多簡單的方法去提升我們的生活質素。
還有兩個多星期便是中秋節,難得有兩天紅色假期,又是一家大細出動玩樂一番的好時機。
寶寶不聽話讓你很困擾嗎?有時候要先判斷寶寶不聽話的原因,了解他是否有困擾,傾聽孩子說話,並且給予良好的回應,向他解釋為什麼行為不被接受的原因,鼓勵寶寶聽話。
當寶寶2至3歲左右的時候,爸媽就可以考慮讓寶寶去幼稚園上學,在幼稚園裡有很多的小朋友,就像「迷你版」社會一樣,寶寶有同輩做朋友,又可以學習人際互動。
隨著寶寶長大,接觸的事物不斷增加,體驗的事情愈來愈多,怕的事情亦會慢慢改變。
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討人喜愛,但如何才能做到?
香港的打工仔工時長、工作壓力大,經常睡眠不足。其實,除了成年人,小朋友同樣有這難題。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精神科學系、兒科學系和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的研究團隊在 2011 年 12 月到 2013 年 5 月期間展開一個名為「健康睡眠、健康校園生活」的計劃以提倡青少年睡眠健康。
計劃揭示了過半數 (58.4%) 參與學生認為自己睡眠不足,而計劃發現在校睡眠健康教育可改善青少年的不良睡眠習慣、以及睡眠不足所帶來的行為及情緒問題。
睡眠不足已成為現今都巿生活的普遍現象。這問題不只困擾成年人,也常見於青少年及兒童。
他們的睡眠時間和規律往往受到上課時間表、其他學術、社交和康樂活動等所影響。過往研究指出睡眠質素欠佳及不規律的睡眠習慣會對身心和學業帶來多種負面影響,包括新陳代謝減慢、內分泌失調、情緒和行為問題。
時至今天,香港學童的功課壓力比之前可謂有加無減,就是近日鬧得熱烘烘的 TSA 風波,已反映香港學童的讀書壓力有多大,睡眠質素也難免有所影響。
以下 3 招改善孩子睡眠質素,讓孩子每天睡得飽足,才能應付每天學習所需。
一) 建立良好睡眠習慣
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每天都是差不多時間上床睡覺,就是週六、日或放假的日子也如此。
二) 睡前鬆一鬆
每晚臨睡前,讓自己放輕鬆,例如聽聽柔和的音樂,進行一些令自己鬆弛的活動,例如洗澡等,都有助易於入眠。此外,也應留意勿進行一些過於緊張的活動,如打機等,以免精神過於繃緊難以入睡。
三) 舒適的環境
將燈光調至昏暗、適當的溫度、舒適的床舖,都是有助孩子易於入睡的要素之一。
近年興起「港孩」這稱號,到底香港孩子出了甚麼問題?
從事幼稚園教育工作多年的東華三院方樹福堂幼稚園姜紅娟校長表示,香港的孩子普遍都過於依賴,也不主動思考,當遇到問題時,往往不懂主動自己去解決。
「尤其是家中有工人姐姐照顧的,平日習慣有太多人幫忙,加上父母又太過寵愛,他們根本不用自己去解決問題,當遇到困難時,孩子也沒有信心去面對挑戰,這都是現今小朋友普遍的問題所在。」
姜校長表示,要改善孩子過於依賴的問題,必須推動孩子主動學習。「當孩子有了學習動機,他們就會作出主動,不用爸媽催促也會自己主動去解決問題。」
姜校長提供以下 2 大貼士可改善孩子過於依賴的問題:
一 父母要「忍」 「家長要做的事情其實很簡單,就是要忍和等。爸媽盡量不要插手,這一點看似簡單,但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卻又好像很困難,因為父母們很多時候都忍不住要去插手。爸媽必須讓小朋友自己去做,家長要靜止,孩子要動態,這才是最理想的學習。」
一 父母要「忍」
「家長要做的事情其實很簡單,就是要忍和等。爸媽盡量不要插手,這一點看似簡單,但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卻又好像很困難,因為父母們很多時候都忍不住要去插手。爸媽必須讓小朋友自己去做,家長要靜止,孩子要動態,這才是最理想的學習。」
二 孩子要「試」 「去年我曾到英國交流,當地的教育專家提供一個有效的學與教方法,就是『have a go』。我們要讓孩子去試,只要父母肯放手該他們去試,孩子其實是有許多潛能可以發揮出來的。父母應協助小朋友建立一個習慣,就是有困難自己去解決。事情由小朋友的手去做;由小朋友的腦去想,爸媽可以給予提示,但不要代他去想和代他去做。」
二 孩子要「試」
「去年我曾到英國交流,當地的教育專家提供一個有效的學與教方法,就是『have a go』。我們要讓孩子去試,只要父母肯放手該他們去試,孩子其實是有許多潛能可以發揮出來的。父母應協助小朋友建立一個習慣,就是有困難自己去解決。事情由小朋友的手去做;由小朋友的腦去想,爸媽可以給予提示,但不要代他去想和代他去做。」
東華三院方樹福堂幼稚園姜紅娟校長
第 1 頁,共 20 頁
【小一統一派位】專家教「大抽獎」填表攻略 唔填滿中獎機率更高!?
【刁鑽題目】冰塊不是溶於水!? 小三試題考起媽咪
【親子醫健】中醫推拿助ADHD降焦躁 爸媽必學防疫減壓三招式
【咪做豬隊友】陪老婆跨越3個產程 老公陪產要咁樣做
【慈慧幼苗】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蒸焗注意】購買前後十個必須知道的事項
【自己方式】回鄉證申請竅門你要知
【防蚊產品大比拚】防範蚊、蠓揀邊隻
【急需幫手】警方呼籲市民提供柴灣失蹤女童消息
【入學全攻略】報讀PN、K1必知日期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