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致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秋冬季是傳統的高峰期,兒童是最易被流感染的年齡組別,2至5歲的幼稚園學生是其中的高危組別,5至7歲的兒童是流感的高發組別,感染率可達50%或以上,較成人高出1.5至3倍,預防流感是守護兒童健康最重要措施。
根據世衛指引,兒童處於人煙稠密之地,身在室內又通風不良之處時,為免被流感病毒感染,可戴上口罩以作預防。凡被病毒、細菌等感染,皆有長短不一的潛伏期,病後仍在康復期者,也較易再受感染,所以也應在人多之時配戴口罩,守護健康。未確定自己是否有病或未知道自己周圍的人是否病患時,都不需要配戴口罩的所謂「指引」,可說是用心不良,妄顧兒童身體健康,分分鐘增加流感爆發風險。
流感比感冒更嚴重流感病毒通過飛沫傳播;臨床症狀以病急、常伴隨高熱、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眼結膜炎明顯和輕度呼吸道感染症狀。長者、嬰幼兒及慢性呼吸道病者易併發肺炎、支氣管炎、中耳炎、腦水腫、腦炎、心包炎、心肌炎、腎炎、腎功能衰竭等嚴重疾病。流感還會令患者一些固有的慢性疾患急性發作,如哮喘、慢性心衰竭等。流感病毒尤其是甲型病毒極易變異,很易造成大爆發及大流行,短時間內極多人發病,而且症狀嚴重。
感冒,是濾過性病毒、鼻病毒等引起的傷風疾患,也易合併細菌感染。感冒起病驟急,早期症狀有咽乾喉癢或喉嚨病或灼熱感等、打噴嚏、鼻塞、流涕等,一般不發熱或只是低熱,常有頭痛及感覺疲倦,通常經5至7天會痊癒。
預防流感最重要由於流感病毒極易傳播,因此預防最重要。
1. 凡是與流感患者接觸的人一定要戴口罩。兒童避免到公共場所,室內空氣要流通,保持清潔。流感病毒不耐熱,對紫外線和常用消毒劑很敏感,可以用紫外線燈照射課室以作消毒。
2. 勤洗手。流感病毒可通過說話、咳嗽或噴嚏等傳播到空氣中。研究結果表明,流感病毒在手上能存活30個小時。流感患者在擤鼻涕、挖鼻孔時會将病毒沾在手上,健康人若與患者握手或在公共場所接觸了患者觸摸過的物品,手上就會帶有流感病毒,所以勤洗手十分必要。
3. 雙腳要保暖。腳對溫度較敏感,若腳部受涼,會反射性地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縮,使人容易受流感病毒侵襲,脖子也要保暖,因為肩背受涼,易招致咳嗽。
4. 充足的睡眠,研究證實,人有足夠睡眠時,體內易産生一種有提高免疫力作用的物質,令身體的天然防衛機制鞏固,減少被外來致病源感染。
香港地少人多,處處也異常擠逼,工作時間長,人人壓力大,最近很多人也不會心情舒暢,已經有齊流感大爆發的潛在因素。如果人人在返工、返學的交通工具上,不戴口罩保護自己,中招是必然,你估真係咁容易「有病就不上學或上班」嗎?患病的為怕無理之法不敢戴口罩,而冇病的又因為教育局指示而被禁戴口罩,有常識者都會知道,這是增加流感大流行的機會。難道有人想幼稚園及小學因為「咁」而停課?
以中藥材煙燻室內去減少流感病毒法:材料:艾葉、蒼術、雄黃各20克做法:以鐡器盛載,點火燃燒成煙後,以之煙燻消毒密閉的室內空間,每日一次,連續5天。注意:煙燻時,人要離開室內。小心火種,以免火燭。
近來「回南天」的日子多,天氣潮濕,本來就是易令人生病的季節,再加上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全球,當有身體不適或類似感冒症狀時,難免令人害怕、擔心。這些日子中,人人怕去醫務所,不敢看醫生,又或者當醫生知道你有類似「武肺」症狀時,醫生也想你別來,那怎生是好?大家先來了解一些時行疾病的症狀及鑒別吧。
流感症狀
流感不等同傷風,是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一種常見的濾過性病毒感染疾病,其一般症狀與傷風類似,但不適感及症狀較傷風嚴重,多數出現發燒、肌肉痛、骨痛及疲倦等病徵,相對而言,咳嗽、喉嚨痛及流鼻水等病徵則不太明顯,流感傳染性較強,一定要放假休息。
傷風、感冒症狀
一般來說,傷風感冒最常見的病徵是咳嗽、喉嚨痛及流鼻水,基本上要鑒別是傷風、感冒或是流感,最關鍵的症狀就是看有沒有發燒,如果患者發燒,多為流感。很多時候在流感初期,其病徵有可能未完全「表現出來」,也會被而誤判為普通傷風感冒的。
中醫對傷風、感冒及流感的鑒別?
中醫稱一切感受外邪而引起的外感病症為感冒。中醫將流感歸類為「時行感冒」,其全身症狀較重、起病較急驟,也容易併發其他疾病。
怎樣知道自己患了傷風感冒還是流感?
首先看症狀之輕重及發熱與否。
患感冒了,到底應看中醫還是西醫?
中西醫各有所長,應依據自身的病況選擇,或請專業人士教你判斷,如何挑選最合適自己的醫治方式。
服中藥可以預防流感嗎?
可以,不過不是百分百有效,亦有某些守則要知道,不然適得其返。
得了感冒或流感,可以中西藥同時服嗎?
理論上,處方的一般傷風感冒西藥,與一般外感的處方中藥,衝突不大,引起藥性相沖的可能較少,如果經受過西醫教育的註冊中醫,或受過中醫教育的註冊西醫分析兩類藥物後再服食,則更加安全。
在流感高峰期,怎樣善用中醫藥預防患病?
可以參考中醫的保健養生理論,以及現代的抗病預防措施,確保身體健康,護養身體。以及每年定時做天灸治療。時刻保持個人衛生、有足夠休息、營養均衡的膳食、保持恆常運動的習慣,也是一定要的。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症狀
根據《明報》引述武漢官媒《長江日報》:「患上武漢肺炎的病人主要症狀包括:發燒、乏力、咳嗽而少痰,部分患者隨更會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不過,也有很多報道表明,有不少患者無發燒,僅出現呼吸道感染及普通肺炎的症狀。綜合各專家所述:「武漢肺炎主要病徵包括:四肢無力、咳嗽、呼吸急促或困難、咳出黃綠色的膿痰、X光肺片花、發燒高於38°C。」
希望以上的綜合資料有助讀者作簡單的初步判斷,到底自己的病徵是屬於哪種病毒感染,因為不論是流感、傷風感冒或是武漢肺炎,皆是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如有懷疑,應該馬上尋求專業人士意見。
祝大家身體健康!
流感不同傷風,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一種常見的濾過性病毒感染疾病,一般症狀類似傷風,但所有症狀較傷風嚴重,多數有發熱、喉嚨痛等症狀,傳染性強,全身症狀較重、起病較急驟,也容易併發其他病症,痊癒時間亦較長,患者在患病期間也會較為辛苦及必須放假休息。
中醫稱一切感受外邪而引起的外感病症為感冒,俗稱傷風,即是一般人所說的普通傷風感冒。流感則歸類為時行感冒,有流行及季節的特性。
怎樣得知到底是患了傷風感冒還是流感?
首先看症狀及發熱與否。如果成人患者一起病即有高熱及全身痠痛,多數是流感;感冒時即使發熱也不會是急驟的及較為持績的高熱的。
感冒了,到底應看中醫還是西醫?
中西醫各有所長,應依據自身的病況選擇,請教專業人士,判斷如何挑選最合適的醫治方式。
可以,但有某些守則要知道,不然適得其返。最好請教自己的中醫師,各人體質不同,對需要的食療也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但足夠休息,補充足夠水份,一定有幫助。中醫認為肺最怕燥,潤肺方能有效防外感。
以下介紹的養生茶,適當飲用,可以防感冒,輕宣風寒,有助預防傷風感冒。
防感冒祛風寒茶材料:大棗2枚,生薑1片,紫蘇葉2錢,陳皮一小塊製法:全部材料洗淨,薑切絲,陳皮剪成絲,紫蘇葉捏碎,用刀在大棗肉上鎅幾口;全部材料加滾水泡茶飲用。巧效:輕散風寒及解表,有助抗寒祛病,適合受寒及著涼後飲用,以防生病;有助鞏固免疫力。
得了感冒或流感,可以中西藥同時服嗎?理論上處方的一般傷風感冒西藥,與一般外感的處方中藥,衝突不大,引起藥性相衝的可能性很少,如果經受過西醫教育的註冊中醫,或受過中醫教育的註冊西醫分析兩類藥物後再服食,則更加安全。
在流感高峰期,怎樣善用中醫藥預防患病?可以參合中醫的保健養生理論,以及現代的抗病預防措施,確保身體健康,護養身體。以及每年定時做天灸貼藥治療。
潤肺湯水百合雪耳雪梨南北杏無花果瘦肉湯材料:乾百合一両,乾雪耳2朵,雪梨3個,南杏8錢,北杏3錢,乾無花果5個,瘦肉一斤,陳皮一小塊,生薑2片,水2000毫升,鹽少許煮法:全部材料洗淨,雪梨去花及核,雪耳浸軟,去蒂及撕成數塊;瘦肉切塊、汆水;全部材料加水以大火煮滾後,改文火煮1小時,加鹽調味即成。功效:潤肺化燥、清肺熱,化痰止咳,適合一家大細作日常湯水飲用。
幼兒中心、幼稚園陸續開學,最令家長頭痛的不是學童適應問題,而是「病」。家長甲說:「開學不足一星期即染病。」家長乙說:「剛剛病好返學,又再次『中招』」。
面對孩子咳嗽、流鼻水、發燒,部分父母或許感到迷茫,不清楚子女患上哪些疾病。今日由兒科專科醫生張傑,講解兒童常見疾病病徵,助家長離開迷團,在孩子發病時不再慌失失。
【刁鑽題目】冰塊不是溶於水!? 小三試題考起媽咪
【咪做豬隊友】陪老婆跨越3個產程 老公陪產要咁樣做
【親子醫健】中醫推拿助ADHD降焦躁 爸媽必學防疫減壓三招式
【小一統一派位】專家教「大抽獎」填表攻略 唔填滿中獎機率更高!?
【慈慧幼苗】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蒸焗注意】購買前後十個必須知道的事項
【自己方式】回鄉證申請竅門你要知
【防蚊產品大比拚】防範蚊、蠓揀邊隻
【急需幫手】警方呼籲市民提供柴灣失蹤女童消息
【入學全攻略】報讀PN、K1必知日期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