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樂童行】超越成績的潛能

 

這令筆者回想起在一月下旬於教育局舉辦的「學校與家長溝通」座談會上,有一家長分享家長日與老師會面的短短15分鐘,最想聽見的不是成績表早已反映的學業成績,而是孩子在校內的個人成長,包括品格、行為、與同儕之間的相處、和老師之間的溝通等,因家長拿捏不了、掌握不到。校長亦在會上表示學校團隊期望和家長講述學生的全人發展,可惜主流的家長大多把焦點放在成績上。於是,在沒有溝通而各有前設的情況下,大家互相猜度對方想談的話題,讓對話內容的質素及目標大打折扣。

 

其實,學業成績並不能夠全方位反映孩子的全人表現。有老師在網上呼籲「大人」包括老師及家長也應深入了解及關心成績背後的孩子,特別是不擅長學術知識和考試技巧的學生。同時應放下成績彪炳代表好學生、成績稍遜就標籤為失敗的見解,因為成績單上反映不了每個孩子的所有強項,包括成為未來人才的重要素質。例如:孩子很懂得關心他人,願意協助別人解決問題,因而相識滿天下,社交技巧非常了得,這便是21世紀技能中的協作、溝通的重要能力。然而成績單上卻沒有任何學科能考核及反映這方面的表現。若然「大人」能多給他們讚賞,多給機會發揮其長處,鞏固自我形象,建立自信心,對學業亦有幫助。

 

如果家長認為孩子的課業或工作表現不如理想,不要讓他們覺得自己是使人失望的源頭,不妨為他們尋覓可發揮的出路,使他們作出有意義的貢獻。不要只看見他們的不能,而是要看見他們的潛能。例如在小組專題項目中,可以鼓勵他們運用美術和創科方面的天份,以及幽默的演繹能力等等,讓他們多發揮、多參與。最重要是不要因為他們的成績而放棄培育,而是要為他們發掘合適的發展出路,慢慢成長,善用自己的潛能,行出自己的未來。

 

家長們,如果同意成功的孩子、成功的學生,不能只靠分數來釐定,認同他們的潛能並不局限於成績單所顯示的數字,不妨改變與學校溝通的方法及話題,將焦點放在孩子的潛能上,並肩啟發他們、成就他們。

 

作者:香港教育城高級發展經理洪婉玲女士
           在職母親,熱愛教育工作,深信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透過創新學與教,配合因材施教,能有效啟發他們的天賦,成就豐盛的未來。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親子最關注
香港優質教育機構巡禮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