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自己】肺癆媽自簽出院惹恐慌 醫生表示無須過慮

近年因大部分香港人已了接種卡介苗, 對肺結核已有相當的免疫能力,但聞肺癆一詞,仍叫人膽顫心驚。
日前 Facebook 專頁《膠膠的姑娘》一帖,提到一名母親因感染肺癆而要跟 BB 隔離,但該母親卻自行簽紙出院, 版主指她有自行停藥及不覆診的前科,惹一時傳染恐慌。
不過有醫生表示無須過慮, 而香港防癆心臟及胸病協會的資料亦有指,結核病雖由帶菌者的飛沫傳染,但大部份受感染者,憑著身體抵抗力不會發病。 小部份受感染者如初生嬰兒、老年人士、缺乏免疫症、愛滋病感染、 癌症、糖尿病患者等,會因為抵抗力減弱而令發病機會增加, 不過只要服用抗結核藥物兩三天,病菌數目立即減少 90%,至 15 天更會下降至 99%,傳染性能迅速下降。畢竟是 Facebook 上的傳言,背後可有其他故事在此難有家論,不過, 做好個人衛生和防預措施,有病及早求醫, 小孩子避免多人的地方出入,其實亦不必過慮。
Source:膠膠的姑娘 Facebook 專頁
-
跳繩是老少咸宜的健康運動,易入門且富挑戰性,適合小朋友強身健體。荷蘭皇家菲仕蘭(菲仕蘭)自2013年起將「世界牛奶日」帶到香港,並於當日致力宣傳、推廣及關注港人於人生不同階段的營養及健康需要。今年,菲仕蘭與樂餉社(Feeding Hong Kong)合作展開全港首個「牛奶銀行」計劃,以及夥拍香港花式跳繩會舉辦「150跳繩挑戰任務」,鼓勵家長及小朋友「邊做運動...7 day ago
-
單親爸爸需要父兼母職,除了生活壓力大,亦有不少不便之處。一名台灣女網友於社交平台Dcard分享個人經歷,指自己協助一名單親爸爸處理幼女初來月經的尷尬情況,並感嘆單親爸爸不易做!12 day ago
-
近年學生輕生新聞不斷,喚起教育界對建立正確價值觀、培育正向思維的重視。為此,淨緣慈善基金作為本地新成立慈善團體,特意與《親子頭條》攜手合作,籌備機構首個以正向教育為宗旨之活動——「正向動力計劃」,冀以香港各界別名人的成功故事、奮鬥經驗及其秉持之正向觀念,汲取人生前輩的處世之道,啟發香港年輕人正面、樂觀、勇敢面對逆境,好好規劃人生。14 day ago
-
疫情令學童轉為網上學習,學童變「低頭族」,容易導致各類脊骨問題。兒童脊科基金發佈統計數據,發現疫情期間學童脊骨和痛症問題劇化,2022年有超過九成受訪學童出現不同程度的脊骨問題,較2019年急升近兩成,情況必須正視。18 day ago
-
英國為慶祝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登基70周年(又稱白金禧年,Platinum Jubilee),特別將銀行公眾假期從原本的5月底,改到本月的2日至5日,連休4日舉國慶祝現年96歲英女王的「白金禧年」。21 day ago
-
內地一名媽媽帶8歲女兒到診所拔牙,牙醫誤將女童的恆齒當成乳齒拔除,更隱瞞狀況,令女童錯過黃金治療時間。事後牙醫被揭發沒有獨立執業資格,已被當局追究責任。26 day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