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放「利是」管理權 讓子女學會理財
其實要讓子女學會理財,就要從小開始,家長不妨試試將一部分的利是錢讓子女自行管理,並嘗試在旁灌輸以下幾個理財觀念:
1) 培養延後享受觀念
任何新產品在剛推出的時候,售價必然是最高,然後它的價值便會隨時間慢慢調低。如果家長能夠培養孩子養成延後享受的觀念,教育孩子將買電子產品或玩具的資金進行簡單的理財規劃,那麼,該資金可能在未來給孩子帶來更大的效益。
2) 制定消費計劃
孩子消費是盲目的,往往只會隨喜好花光零用,一時衝動便會花掉他們辛苦幾年的儲蓄。因此教育孩子制定消費計劃,並根據計劃來支用零用錢,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孩子較早的了解理財的重要性,同時也能讓孩子懂得珍惜財富。
3) 理解儲蓄的意義
儲蓄的理念就是通過的不斷沉澱資金,最終形成一個資金蓄水庫,只要流入的資金大於流出,那麼這個蓄水庫的水量將會越儲越多。有些人甚至會以信用卡分期方式來購物,其實信用卡的消費觀念就是透支未來,這樣消費固然很輕鬆灑脫,但其實並不理智。
-
我們改變不了事實,但能改變看待事實的心態,因為我們都能成為心理彈性的人。 在進行心理輔導時,我經常鼓勵對方學習分辨事物什麼是可控,什麼是不可控,人之所以活得負面和消極,大體分為三個原因,一,我們總執著於不可控的事情上,二,沒有把可控的地方做好,三,我們常用單一角度看待事情,缺乏全面了解和彈性。5 day ago
-
不少家長聽說運用「應用行為分析」(Applied Behaviour Analysis – ABA)來管教小朋友,可以訓練他們聽從指令、在學校專注上課等等。當家長在網上搜尋與ABA相關的資訊時,會發現有形形式式的分享:有人推薦ABA教學法,讚嘆小朋友能夠在短時間便有顯著的改善;亦有人持刻板印象,覺得ABA教學法太機械化,擔心在模擬環境下才能見效。既然家長有那...7 day ago
-
不管你已為人父母或計劃在不久將來生育,電視劇 《反起跑缐聯盟》 都是你的寫照。它以幽默方式展示家長們的生活經驗和抱有的教育理念,以及大家每日面對的育兒問題。29 day ago
-
衝突後,孩子當然不好受;作為家長,亦可能因自己激動的行為和說話而感到內疚。心中自責:「他明明是我的孩子,為什麼我竟這樣對待他?」「我真是一個失敗的爸爸/媽媽!」憤怒過後帶來的是沉重的愧疚。縱然如此,親子衝突卻依然重覆出現。29 day ago
-
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育兒風格,其中德國的育兒風格與亞洲國家大相徑庭,甚至直接攻擊亞洲家長最常做的育兒方式。你有幫孩子檢查功課嗎?在德國老師眼中,這樣的做法可是大不合格!29 day ago
-
最近做了一個諮詢個案,是一名媽媽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太黐身,希望我能讓他的孩子獨立一點。當天,母子早到了15分鐘,他們在等待過程中,我聽見了小男孩問了媽媽一個問題,我也希望大家從這問題中有所反思,再問自己是否真的愛孩子?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