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子女性格,找尋壓力來源
為了拉近和孩子距離,麥包與太太拍拖不到八個月便結婚生子,希望能夠拉近與他們的距離。但小朋友隨著時間成長,生理和心理上都有著重大變化,而最令麥包措手不及的就是心理變化:「自他們七、八歲開始,對事物便開始有自己的見解,往往覺得自己看法是正確,而大家的意見分歧就因此變得越來越大!」麥包坦言,孩子試過因不懂表達意見,亂發脾氣宣洩情緒,最後令身為爸爸的他忍不住大發雷霆:「當時我只懂不斷地責罵,後來發覺這只會令雙方關係更惡劣,了解他們發脾氣和壓力的原因才是真正的解決方法。」
麥包自言,從不會刻意給他們任何壓力,尤其在讀書方面:「他們很享受學習的時間,所以我沒給予讀書壓力給他們,也不會要求他們學東學西,只要他們學習過程中開心享受就夠了!」長女淳琳和幼子振瑋年齡相近,關係親蜜,但性格截然不同,應對壓力的方法有很大差別:「淳琳是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她很需要得到別人認同,才確定自己的存在價值,所以往往給予自己很大壓力;相反,振瑋是一個對壓力沒有感覺的大 BB ,對於成績高低,滿不在乎。」淳琳回想小學時期,因為老師的態度,讓她曾陷入不開心的情況中:「試過老師對我漠不關心,讓我感到不被重視,心情沮喪,學業因而退步;相反地,老師越緊張我的成績,我會更比心機考試,最終考出好成績來!」
麥包認為壓力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他不會刻意教小朋友如何面對:「做人最重要對得起自己,只要盡力,問心無愧就夠!」對於幼子振瑋對壓力毫無概念,麥包表示他一點也不擔心:「我會提醒他,但不會刻意給予壓力,只要他開心過每一天就滿足了,將來的路怎行,就隨他自己意願吧!」
懂得尊卑禮貌,勝不驕,敗不餒
今天的社會,不少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很高,往住對子女造成沉重的壓力及負擔,麥包認為今天讀書成績優異,不代表將來前途一樣光明:
「只是讀死書是沒用的,學校是一個讓你明辨是非黑白的地方,懂得尊卑禮貌,勝不驕,敗不餒的道理,已是拿了人生一張重要的入場券。」
麥包強調,小朋友要有小朋友的世界:「我們以前的年代,小時候都是天生天養,哪像現在般學那麼多興趣班?放手讓小朋友享受他們的世界中,讓小朋友擁有應有的童真、玩樂和開心,這才是真正令小朋友快樂成長的最重要元素。」自言中五還未畢業的麥包深信,人生歷鍊越多,相比成績的高低更為重要,正如做一朵生命力強的小花,比起外表鮮豔無比盛放的鮮花,能夠抵受風吹雨打,遇強越強,樂在人生的起跌中,這才是人生最精彩的部份。
麥長青
別號麥包,為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旗下經理人合約藝員,在1987年參加無線電視《超級新星大賽》,繼而加入藝員訓練班,與郭富城等是同屆同學。他在1990年代至2000年代曾主持兒童節目《閃電傳真機》及《放學ICU》,其後轉到戲劇組發展。憑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中角色梁非凡於《2010年萬千星輝頒獎典禮》獲得最佳男配角獎。
-
有愈來愈多證據指出,威脅兒童健康發展最巨大的威脅之一,就是「忽視」,也就是父母或照護者欠缺響應。如果孩子常被忽視(特別是在嬰兒期),那麼神經系統會將忽視當作是嚴重威脅健康的狀態,更甚會影響大腦發展。5 day ago
-
天下有哪個父母不想和孩子建立親密關係?尤其近年市面上有各類「育兒天書」,分享父母和孩子的相處模式。不過對家長來說,最難的只在一瞬間的情緒失控,我們應該怎樣平衡呢?7 day ago
-
最新一項「香港生育幸福感調查」顯示,近九成受訪家長深信一個有孩子的家庭更加幸福美滿,但照顧仔女的現實並非想像中完美,許多家庭因為養育子女發生衝突,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提供「湊仔過三關」貼士,改善夫妻和親子關係。15 day ago
-
家應該是每個人休息放鬆的地方,如果家裡出現問題,馬上就會影響一家成員。一名台灣女網友就著她家裡出現的問題上網求助,引起網民熱心討論和建議。21 day ago
-
人有不同情緒,而焦慮是與生俱來的情緒反應,每個人都有機會感受到焦慮,孩子亦然,例如當孩子與父母分離、去到新環境等,難免會感到壓力而產生焦慮。作為家長可以怎樣幫助孩子克服焦慮?21 day ago
-
三代同堂是中國社會普遍家庭享受天倫之樂的景象,香港亦不例外。而三代同堂的家庭有很多形態,有同住或非同住的、有關係緊密或較為疏離的;為數不少的年輕一代父母基於各種情況和需要,選擇由「四大長老」幫忙照顧下一代。不過,兩對不同年代的父母,很多時候對育兒也有截然不同的想法,很多時候就會引起兩代間的衝突……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