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毋懼身體障礙,攀上人生最高峰
「不要將打擊放大,失意時就要學會不要想自己失去了多少,要想想學懂了甚麼。無時無刻記住自己的夢想,要活在當下,才能努力把握現在。」
曾奪得多屆攀石錦標賽冠軍的黎志偉,被喻為「亞洲攀石王,人生的上半場近乎完美。無奈在人生高峰遇上意外,半身癱瘓破壞他所有的人生計劃。黎志偉表示,當時他終日躺在床上輾轉反側,眼睜睜看著天花板,不斷想起往時得意的片段,幸好支持者紛紛在網上留言,鼓勵他勇敢面對,才有今天的成就:「那時候我反覆詢問自己,若在這時候放棄,就辜負他們的信心了,於是下定決心開展新生活,以傷殘人士的身份重新學習。
覺醒後的黎志偉沒再沉醉過往的風光,現在只希望利用親身經歷去感染他人。短短三年,已經出席了大大小小的講座,由幾十人至幾千人不等,希望能喚醒更多人;因為他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很好的見證,從「屋邨仔」到攀石王,滿以為在高峰的時候卻狠狠摔了一跤,半身癱瘓,但仍然努力「站」起來,擔任香港攀石代表隊教練,其後更以傷殘人士身份獲選為傑青。
「做好了自己,只要不放棄,出路就在不遠的前方。」
縱使失去雙腿,黎志偉的腳步卻彷彿從未停止。在 3 月,他便舉辦了一個輪椅拳擊比賽,邀請世界各地的輪椅拳擊手來港參賽;日後更會拍攝微電影、出版自傳,並以首位傷殘人士的身份攀上獅子山為目標:「自己以前健全時曾經爬過上去,這次如能攀上,就更能彰顯代表香港人的獅子山精神,也可向世人宣揚永不放棄的訊息。
-
有愈來愈多證據指出,威脅兒童健康發展最巨大的威脅之一,就是「忽視」,也就是父母或照護者欠缺響應。如果孩子常被忽視(特別是在嬰兒期),那麼神經系統會將忽視當作是嚴重威脅健康的狀態,更甚會影響大腦發展。5 day ago
-
天下有哪個父母不想和孩子建立親密關係?尤其近年市面上有各類「育兒天書」,分享父母和孩子的相處模式。不過對家長來說,最難的只在一瞬間的情緒失控,我們應該怎樣平衡呢?7 day ago
-
最新一項「香港生育幸福感調查」顯示,近九成受訪家長深信一個有孩子的家庭更加幸福美滿,但照顧仔女的現實並非想像中完美,許多家庭因為養育子女發生衝突,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提供「湊仔過三關」貼士,改善夫妻和親子關係。15 day ago
-
家應該是每個人休息放鬆的地方,如果家裡出現問題,馬上就會影響一家成員。一名台灣女網友就著她家裡出現的問題上網求助,引起網民熱心討論和建議。21 day ago
-
人有不同情緒,而焦慮是與生俱來的情緒反應,每個人都有機會感受到焦慮,孩子亦然,例如當孩子與父母分離、去到新環境等,難免會感到壓力而產生焦慮。作為家長可以怎樣幫助孩子克服焦慮?21 day ago
-
三代同堂是中國社會普遍家庭享受天倫之樂的景象,香港亦不例外。而三代同堂的家庭有很多形態,有同住或非同住的、有關係緊密或較為疏離的;為數不少的年輕一代父母基於各種情況和需要,選擇由「四大長老」幫忙照顧下一代。不過,兩對不同年代的父母,很多時候對育兒也有截然不同的想法,很多時候就會引起兩代間的衝突……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