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考試減壓三步曲
每逢考試,家長和小朋友都會進入異常緊張狀態。基於現今的香港教育制度,只要校內考試稍一不慎,便會錯過進入名校的機會,所以家長都希望子女能夠以萬全的姿態進入試場。香港保護兒童會註冊教育心理學家林穎姿博士指出,子女在這種被過份期望和充滿競爭意味的環境氣氛下,心理壓力可謂與日俱增;這個時候,家長便要制定適當的減壓策略,以免子女「壓力爆煲」。
1) 了解子女脾性節奏 設定合理溫習時間
首先家長要了解子女的脾性,並根據年齡設定合理的溫習時間。因為年齡比較小和好動的孩子,專注力也比較低,如果要求他們連續溫習 3 小時,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也是不合理的要求。所以家長應先擬定一個合理的溫習時長,如 6 歲的孩子,每天要求他溫習 1 小時,然後隨著年齡增長慢慢增加時間,這樣可使溫習變得更有效率。
2) 設定考試溫習時間表
眾所周知,考試最忌臨急抱佛腳,在考試最後一星期才摧谷只會加重孩子的考試壓力,影響他的健康。若然早已知道有考試時間表,家長應該及早設定溫習時間表,例如考試前兩星期每天溫習時間增加 1 小時,考試前一星期增加 2 小時等等,讓孩子有足夠的身心準備去迎接考試,壓力自然比「臨急抱佛腳」輕得多。
3) 加插休息、運動環節
要增加溫習時間,當然也要合理地增加休息時間。因為孩子的專注力和體力不及成人,孩子應付完一天的學校課堂已經十分疲倦,若然再要求他們馬上坐下來溫習,那基本上是疲勞轟炸,只會弄巧反拙。所以必須加插合理的休息時間,如放學後有 1 至 2 小時的休息時間,而每溫習 1 小時就應該有 10 至 15 分鐘的小息時間;並建議加插一些運動、娛樂環節,做一些他們喜歡的事情,千萬別在休息期間提問學習的事情,讓孩子盡情放鬆,這樣才稱得上真正的休息。
林穎姿
香港保護兒童會註冊教育心理學家
擁有超過 10 年特殊學習服務、兒童心理治療及培訓等經驗,曾於醫院、學校及社區中心工作。現任職香港保護兒童會,為嬰兒及初小階段兒童提供教育心理評估、輔導及訓練等服務,對照顧及支援有發展差異的兒童別有心得。
-
「情緒」是人與人之間溝通和建立關係的一個重要部分,我們能與人連結,是因為我們能夠「感受」,而家長如何接收和回應小朋友的情緒,對孩子的成長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和作用。1 month ago
-
有愈來愈多證據指出,威脅兒童健康發展最巨大的威脅之一,就是「忽視」,也就是父母或照護者欠缺響應。如果孩子常被忽視(特別是在嬰兒期),那麼神經系統會將忽視當作是嚴重威脅健康的狀態,更甚會影響大腦發展。1 month ago
-
天下有哪個父母不想和孩子建立親密關係?尤其近年市面上有各類「育兒天書」,分享父母和孩子的相處模式。不過對家長來說,最難的只在一瞬間的情緒失控,我們應該怎樣平衡呢?1 month ago
-
最新一項「香港生育幸福感調查」顯示,近九成受訪家長深信一個有孩子的家庭更加幸福美滿,但照顧仔女的現實並非想像中完美,許多家庭因為養育子女發生衝突,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提供「湊仔過三關」貼士,改善夫妻和親子關係。2 month ago
-
家應該是每個人休息放鬆的地方,如果家裡出現問題,馬上就會影響一家成員。一名台灣女網友就著她家裡出現的問題上網求助,引起網民熱心討論和建議。2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