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前適應 5 大解決方案
01:環境轉變好可怕?
由一個安全而熟悉的環境,轉到一個陌生的校園,孩子當然會恐懼。建議家長儘可能在開學前帶孩子到幼稚園參觀,讓他們對幼稚園生活有初步了解,並對校園產生親切感。
02:規律生活不適應?
孩子一向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當然無法在短時間內適應的幼稚園規律生活。建議家長可在入學前,多與孩子進行一些模擬校園遊戲,讓他們先了解幼稚園內的人物角色及規則,並從中教導應對方法。
03:欠缺獨立能力?
由於孩子在家中一直被照顧週到,要甚麼,有甚麼,若突然走到一個要求獨立、舉目無親的地方,感到憂心也十分自然。建議家長多製造「分離」機會,如把孩子交托親友照顧一天,或讓他獨自與其他小孩玩耍,學習適應家人不在身旁的生活。
04:專注力不足?
3 歲小孩的專注力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當然無法應付長時間的校園生活。建議家長為孩子定立午睡時間,培養他們中午小休的習慣,讓孩子在上學前先補充體力,這樣即使是下午校學生也不怕精神或專注力不足。
05:社交出現問題?
自我中心可說是小孩 3 歲時的特徵,因為他們不懂如何去分享,不懂如何去跟別人相處。建議家長在學前多帶參與同齡兒童的聚會,鼓勵他接觸不同的人,從中學習待人接物的技巧。
-
高敏兒(Highly Sensitive Child)天生對聲音/觸覺/視角等天生感覺特別敏感,環境有細微轉變都有機會觸發他們的「敏感」反應,哭鬧不停。正因如此,不了解「高敏感」的人或認為孩子難湊、甚至冠上「無家教」的標籤。藝人雨橋昨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作為「高敏媽媽」的心聲,引起眾多高敏家長的共鳴。9 day ago
-
「冷靜區」策略是一種溫和、短暫而有效的方式來處理孩子不當的行為,避免家長打鬧孩子。不過,不少家長忽略了冷靜區的重點是為孩子提供一個冷靜反省的機會,並非用作懲罰孩子的。當家長着孩子在冷靜區進行「冷靜」和「反省」時,必須保持平穩的情緒,清楚地給予指示,並向孩子說明入冷靜區的原委。11 day ago
-
由於香港的居住環境較狹小而戶外活動空間不足,很多家長於子女學前階段容易忽略大肌肉的發展。事實上及早讓幼兒參與攀爬活動及球類活動等,對其大肌肉發展甚有益處,就讓我們一同拆解有關3-6歲幼兒的大肌肉發展的迷思。28 day ago
-
各位家長,下年度的直資或私立小一開始接受報名了!大家除了要留意報名程序及準備相關文件外,也可參考以下5個理財要點作出部署,為子女的教育作出全面計劃,同時平衡家庭的長遠財政需要。1 month ago
-
怎樣處理小朋友的激烈情緒或不當行為最有效 ?「打仔」是否真的沒有效果?教不到小朋友正確的行為?如果沒有效果,又怎會還有家長「打仔」?1 month ago
-
功課只是一個鞏固知識的工具,是讓孩子知道自己吸收上課學習的知識有多深, 作為父母,我們的角色不是催孩子做功課,而是讓孩子明白學習的意義,提升學習的動機……2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