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子專訪|《反起跑線聯盟》導演劉偉恒:大女踏入青春期 學用支持方式面對問題
因劇集《反起跑線聯盟》獲廣大家長認識的導演劉偉恒是二女之父,近日劉導與太太及兩個囡囡一起前往柬埔寨體驗及探訪。兩個寶貝女第一次離開大城市舒適區,父母本來都有擔心,但原來她們比預期中適應力強,劉導作為父親也別有一番體會。

導演劉偉恒(Benny)與太太王沛然育有兩個囡囡,大女子晴(饅頭)12歲和細女(包包)10歲。問及劉導有甚麼契機決定一家人一起前往柬埔寨探訪,他認為作為導演,「世界觀」很重要。他看到地球很多人有不同生活,也有很多不同需要。他希望兩個囡囡有機會開闊眼界「起碼讓她們知道世界不止是像去旅行般只有吃喝玩樂,同時亦有很多人需要幫助。」

別低估小朋友適應力
起初劉導與太太都擔心囡囡難以適應,他形容兩個女「嬌生慣養」,就是俗稱的「港孩」。這樣描述她們沒有貶義,畢竟香港物質生活豐富,「有電視睇、有好嘢食」。劉導笑指太太在出發前準備了一箱杯麵乾糧,以防兩個女食不慣當地食物。但意外地她們竟會食柬埔寨的飯、更和當地小朋友一起玩、食得很開心。劉導感嘆「她們適應力是遠超我所想像的」。他亦有感香港家長往往太着緊、太不能放手,他自己也是如此,卻原來是可以放心,讓小朋友自己體驗。




教育分工 讓女兒感受家庭支持
談到與太太在教育女兒方面的分工,劉導認為最重要是在各自的角色和教學方法上互補。他笑言,自己比較急躁、太太則比較有心機,所以太太負責處理功課和讀書、他就擔任她們的司機。劉導希望女兒可感受到屋企的支持和屋企是安全的避風港,亦希望她們遇到困難時會向父母提出,一家人一起想辦法解決。
女兒踏入青春期 每天都是「新手爸爸」
劉導是導演,也是DJ。他主持的電台節目其中一個環節稱為「新手爸爸學做嘢」。他笑指自己「每天都是新手爸爸」,與女兒相處每天都是摸着石頭過河,原來這方法無用,就要轉變,雖然經常會撞板,但做父母亦學會反思和檢討。
尤其大女饅頭踏入青春期,少不免迎來更多衝突。劉導強調溝通和理解十分重要,他直言「我想在她5、6歲前,爸爸的權威很大,在家就要聽我說。」不過現在就不同了,囡囡做錯事,他沒有立刻責罵,反而是鼓勵她「不要緊,爸爸不罵你,不用害怕。」他解釋,既然這事已經發生了,倒不如多給她一點鼓勵。

新一代父母:學習認錯
以前的人總認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但劉導卻認為新一代的父母要學識向子女「認錯」。他認為自己以前是比較火爆,記得有一次夜晚放工,看到兩個女正在睇電視,出口就鬧了她們沒溫書又睇電視。結果兩個女喊了,他就驚覺自己沒來由向女兒發洩情緒,於是向她們說對不起。他笑言「那由那天開始,就是我人生第一次跟我女兒說『對不起』,後來我就說了無數句對不起!」

-
現代社會急速變化,我們應如何幫助小朋友做好準備,讓他們有能力應對未來的各種挑戰?操練式學習仍會是主流教育理念嗎?AI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與學中又扮演甚麼角色?就讓德萃幼小中學校發展總監、德萃小學部總校長 朱子穎(朱校長)與大家分享他的看法,讓師長們了解如何以更合適的方法與孩子同行,幫助下一代成功與未來世界接軌!1 month ago
-
香港十大傑出青年、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麥龍兒醫生對於肝臟研究不遺餘力,希望實現世界衛生組織在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標,同時更望香港能做到「世代無肝炎」。對於獲選傑青,麥醫生藉自身經歷勉勵年輕人,即使沒有華麗起跑線,憑藉熱誠付出努力,終會有所收獲!4 month ago
-
由香港肝壽基金推出的「肝炎檢測快車」將首度進駐「兒童動漫卡通嘉年華」,並座落「身心靈療癒區」。《親子頭條》藉此機會訪問了肝臟權威竺兆豪教授、香港肝壽基金主席羅詠逑女士及肝臟移植康復者Anson,向大眾親述「保肝」、「護肝」、「及早知」和「及早醫」的重要訊息。5 month ago
-
動漫和卡通對小朋友有好處嗎?過往不少家長預設小朋友「都是被動漫帶壞的」,不過擔任兒童節目主持多年的文生哥哥卻認為只要家長把關,「卡通片」也可以教識小朋友很多人生道理!適逢今屆「兒童書展」以「兒童動漫卡通嘉年華」為主題,《親子頭條》就訪問了文生哥哥對動漫卡通的看法。6 month ago
-
今屆文憑試中文科首次「4變2」,對學生來說可謂一個新挑戰。然而中文補習名師林溢欣一人可獨攬6位超級狀元,更創下凝皓佳績。林溢欣老師坦言好成績並非僥倖,中文科其實還是可以準備,端看考生有多勤奮。7 month ago
-
小孩的成長稍縱即逝,如何讓其成長過程被家長和學校看見,確是一大課題!今次《親子頭條》就訪問了GRWTH副行政總裁黃思偉(Angus),每天排滿工作Schedule的他,雖從不錯過女兒的成長,卻無奈發現其學校老師對其學習狀況了解不多,於是啟發了他發展人性化教育科技,目的就是希望透過科技的協助,呈現女兒甚至所有小孩的個人特質,全人成長被看見。8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