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專訪|《反起跑線聯盟》導演劉偉恒:大女踏入青春期 學用支持方式面對問題

因劇集《反起跑線聯盟》獲廣大家長認識的導演劉偉恒是二女之父,近日劉導與太太及兩個囡囡一起前往柬埔寨體驗及探訪。兩個寶貝女第一次離開大城市舒適區,父母本來都有擔心,但原來她們比預期中適應力強,劉導作為父親也別有一番體會。

劉偉恒是導演,同時亦是二女之父。(Marco Yip攝)

導演劉偉恒(Benny)與太太王沛然育有兩個囡囡,大女子晴(饅頭)12歲和細女(包包)10歲。問及劉導有甚麼契機決定一家人一起前往柬埔寨探訪,他認為作為導演,「世界觀」很重要。他看到地球很多人有不同生活,也有很多不同需要。他希望兩個囡囡有機會開闊眼界「起碼讓她們知道世界不止是像去旅行般只有吃喝玩樂,同時亦有很多人需要幫助。」

導演劉偉恒(Benny)與太太王沛然育有兩個囡囡,大女子晴(饅頭)12歲和細女(包包)10歲。(圖片來源:劉偉恒Facebook)

別低估小朋友適應力

起初劉導與太太都擔心囡囡難以適應,他形容兩個女「嬌生慣養」,就是俗稱的「港孩」。這樣描述她們沒有貶義,畢竟香港物質生活豐富,「有電視睇、有好嘢食」。劉導笑指太太在出發前準備了一箱杯麵乾糧,以防兩個女食不慣當地食物。但意外地她們竟會食柬埔寨的飯、更和當地小朋友一起玩、食得很開心。劉導感嘆「她們適應力是遠超我所想像的」。他亦有感香港家長往往太着緊、太不能放手,他自己也是如此,卻原來是可以放心,讓小朋友自己體驗。

劉導與太太本來都擔心囡囡「嬌生慣養」難以適應,但她們樂意耕田、餵雞,不怕污糟,讓父母驚覺小朋友的適應力超乎想像。(圖片來源:宣明會)
饅頭和包包主動跟當地小朋友一齊玩樂。(圖片來源:宣明會)
饅頭和包包第一次食柬埔寨婦女為幼稚園學生烹調的營養餐,向來揀飲擇食的饅頭竟然覺得好食,讓爸爸十分意外。(圖片來源:宣明會)
婦女們上過宣明會舉辦的「非常廚灶」課程,學會配搭營養食材並以簡單方法烹調食物,助幼稚園學生改善營養狀況。(圖片來源:宣明會)

教育分工 讓女兒感受家庭支持

談到與太太在教育女兒方面的分工,劉導認為最重要是在各自的角色和教學方法上互補。他笑言,自己比較急躁、太太則比較有心機,所以太太負責處理功課和讀書、他就擔任她們的司機。劉導希望女兒可感受到屋企的支持和屋企是安全的避風港,亦希望她們遇到困難時會向父母提出,一家人一起想辦法解決。

女兒踏入青春期 每天都是「新手爸爸」

劉導是導演,也是DJ。他主持的電台節目其中一個環節稱為「新手爸爸學做嘢」。他笑指自己「每天都是新手爸爸」,與女兒相處每天都是摸着石頭過河,原來這方法無用,就要轉變,雖然經常會撞板,但做父母亦學會反思和檢討。

尤其大女饅頭踏入青春期,少不免迎來更多衝突。劉導強調溝通和理解十分重要,他直言「我想在她5、6歲前,爸爸的權威很大,在家就要聽我說。」不過現在就不同了,囡囡做錯事,他沒有立刻責罵,反而是鼓勵她「不要緊,爸爸不罵你,不用害怕。」他解釋,既然這事已經發生了,倒不如多給她一點鼓勵。

父女的關係遠比單純的「對錯」重要,劉導希望女兒可感受到屋企的支持,同時亦可分享她們的難處。(圖片來源:宣明會)

新一代父母:學習認錯

以前的人總認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但劉導卻認為新一代的父母要學識向子女「認錯」。他認為自己以前是比較火爆,記得有一次夜晚放工,看到兩個女正在睇電視,出口就鬧了她們沒溫書又睇電視。結果兩個女喊了,他就驚覺自己沒來由向女兒發洩情緒,於是向她們說對不起。他笑言「那由那天開始,就是我人生第一次跟我女兒說『對不起』,後來我就說了無數句對不起!」

劉導覺得,對於今次一家人隨宣明會參與柬埔寨之旅,他不認為一次體驗可改變兩個女一生。但她們這次有機會看看這個世界的另一邊,可能去10次日本都不及一次這樣的行程,可以擴闊她們的視野。(圖片來源:宣明會)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親子最關注
DR-Max兒童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