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子專訪︳DSE中文科首屆4變2 林溢欣老師:中文科其實可準備 考生需勤奮
今屆文憑試中文科首次「4變2」,對學生來說可謂一個新挑戰。然而中文補習名師林溢欣一人可獨攬6位超級狀元,更創下凝皓佳績。林溢欣老師坦言好成績並非僥倖,中文科其實還是可以準備,端看考生有多勤奮。

中文科首次「4變2」學生壓力大
YY老師表示,中文科從4份卷,疫情後改為3份卷,不少學生深感壓力頗大,因為考核偏重讀寫能力,而今年變成2份卷,尤其綜合卷改為實用文,更難以適應。過往綜合卷評分,不少人知道重點是質量互補,換言之,論證能力不足,只要內容足夠豐富、掌握拓展方式,則仍可取得高分;今年開始的實用文因有字數限制,要在有限範圍做到嚴密推論,對考生語文能力、思維技巧要求自然更高,學生更緊張在所難免。
閱讀理解考驗學生文言文基礎
閱讀理解方面,YY老師指出,不少學生覺得文言文很難。他解釋,考評局考核的文言文學生不會「完全看不明白」,當中其實不少字詞可能是範文內容。此外考生亦需有基礎文言知識,例如「堯舜」是好皇帝,以前基本上可說是中文基本知識,但如今學生甚少接觸中國歷史,或甚少了解中國文化,這些基本知識就變得「不基本」了。所以YY老師在上課時會介紹中國文化基本知識,如常見的好、壞人,及文言文中引用名人說話、他們如何表述立場等。YY老師認為,文言文其實有很多固定模式、共通的閱讀方式,如果學生只是每次死記語譯,文言文難以進步,老師要有深厚中文根基,知道文言文常見句式、變化,才可教學生融會貫通,理解篇章內容。
範文死記硬背難以奪星
至於範文,YY老師認為單靠背書不足以「奪星」,了解答題框架才可獲滿分。他舉例,如 2018年題目:
在《出師表》一文中,諸葛亮認為重用郭攸之、向寵等人,會為「宮中」和「營中」帶來什麼好處?試以自己的文句分別說明。
很多同學只背誦原文及語譯,以為就可取得滿分,但其實「裨補闕漏,有所廣益」一句需針對指出對「施政」的影響,而不只是說「補救缺失/漏洞」。又如2019題目考《始得西山宴遊記》,看似可讓同學隨意指出作者在西山之巔所看的景物有何特別之處,但其實答案需回應下半題「有關景物可使他從『恆惴慄』的心情中釋放出來?」而非隨便一個景物。
作文都可準備?勤奮是關鍵
YY老師表示,今年選擇Q2、Q3(即過往Q1、2)的同學佔大多數,第4題傳統議論文極少同學選擇,題目的難易程度可說相差甚遠,因為今年「誠信」一題需考生同時回應兩種看法,換言之要寫得好,考生要指出兩種看法矛盾之處,什麼情況應該支持哪一種看法,非常似他平日教學生「視乎情況」的寫法。過往只有程度較高的學生會這樣寫,所以可知今年題目難度有所提高;至於另外兩題都是傳統記敘文、開放題,今年有學生將凝皓模的擬試範文「下決定時的考慮」幾乎全篇抄寫,就已經可獲 5**,YY老師直言,中文科其實還是可準備,端看考生有多勤奮。

浸淫中文從小開始 培養語文根基
林溢欣老師重申學生愈早浸淫語文,愈早能打穩根基。為了讓更多學生有更優質、系統完善的教材學習中文,他與DR-Max聯手打造了一套皇牌中文教材—《凝皓六段》,內容由他與星級名師團隊精心編撰,更糅合多間名校試題。《凝皓六段》分為6個級別,循序漸進、由淺入深。讓小朋友由小學起理解中文所學,繼而觸類旁通,在升中前打好中文根基。
更多相關內容:林溢欣傾囊相授 斥千萬伙DR-Max推中文教材
-
在香港這座高速運轉的都市,家長的日常離不開「趕」——趕接送、趕補習、趕盯功課。當壓力化作深夜的疲憊,當衝突取代親密對話,誰來承接那些無聲崩潰的瞬間?北角扶輪社與鄰舍輔導會合推的「鄰舍。家。您Listen Goal!」計劃,以92對親子的真實轉變,見證親子從緊繃到對話的轉變。兩位母親的分享揭示:當家長學會暫停喘息,孩子的笑容便是最好的回饋;而朗志偉博士一語道破...18 hour ago
-
因劇集《反起跑線聯盟》獲廣大家長認識的導演劉偉恒是二女之父,近日劉導與太太及兩個囡囡一起前往柬埔寨體驗及探訪。兩個寶貝女第一次離開大城市舒適區,父母本來都有擔心,但原來她們比預期中適應力強,劉導作為父親也別有一番體會。1 month ago
-
現代社會急速變化,我們應如何幫助小朋友做好準備,讓他們有能力應對未來的各種挑戰?操練式學習仍會是主流教育理念嗎?AI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與學中又扮演甚麼角色?就讓德萃幼小中學校發展總監、德萃小學部總校長 朱子穎(朱校長)與大家分享他的看法,讓師長們了解如何以更合適的方法與孩子同行,幫助下一代成功與未來世界接軌!2 month ago
-
香港十大傑出青年、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麥龍兒醫生對於肝臟研究不遺餘力,希望實現世界衛生組織在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標,同時更望香港能做到「世代無肝炎」。對於獲選傑青,麥醫生藉自身經歷勉勵年輕人,即使沒有華麗起跑線,憑藉熱誠付出努力,終會有所收獲!5 month ago
-
由香港肝壽基金推出的「肝炎檢測快車」將首度進駐「兒童動漫卡通嘉年華」,並座落「身心靈療癒區」。《親子頭條》藉此機會訪問了肝臟權威竺兆豪教授、香港肝壽基金主席羅詠逑女士及肝臟移植康復者Anson,向大眾親述「保肝」、「護肝」、「及早知」和「及早醫」的重要訊息。7 month ago
-
動漫和卡通對小朋友有好處嗎?過往不少家長預設小朋友「都是被動漫帶壞的」,不過擔任兒童節目主持多年的文生哥哥卻認為只要家長把關,「卡通片」也可以教識小朋友很多人生道理!適逢今屆「兒童書展」以「兒童動漫卡通嘉年華」為主題,《親子頭條》就訪問了文生哥哥對動漫卡通的看法。7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