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小壓力︱升小難適應 孩子情緒崩潰?何基佑分享過來人貼士 避免關心成子女壓力來源
開學將近一個月,你的子女適應了小學生活了嗎?部分小朋友由K3升上小一,面對陌生的校園環境及同學或難以適應,甚至情緒崩潰。何基佑早前就升小適應問題拍攝短片,向家長分享貼士。
制定期望
「子女升小的壓力大多來自父母。」故此,家長需要檢視自己對子女的學習期望是否合理。何基佑建議家長可以先思考自己是甚麼類型的家長,例如「子女是否必須取得90分或100分?」,還是「只有有分便可?」
他又指,如果家長是比較緊張小朋友成績的一類,「你要有心理準備這幾年需要投入很多的資源及時間,親子關係亦有機會較為緊張,而子女的壓力亦會比較大。」他補充指,不管是甚麼類型的家長,最重要的是不要讓小朋友在求學時期失去了學習動力。
何基佑又表示,家長及小朋友在面對新的學習階段時,均需要數個月甚至一年的時間適應。學校會給予充足的時間幫助家庭熟悉小學環境,故在初小階段,家長毋須過分擔心或給予壓力。

關心孩子,可以這樣問…
家長關心子女的校園生活是人之常情,不過何基佑提醒家長應避免問「今日返學學咗啲咩?」這類學習問題;可以用「今日返學好唔好玩?」、「有冇事想同我講?」等問題代替。他解釋指,如果把問題集中在課業上,或令小朋友覺得比起情緒,家長更在意成績。
如果小朋友因升小壓力而情緒失控,何基佑則有以下建議:
1. 陪伴,讓子女知道在適應小一生活,家長、同學仔等亦一同陪着他成長。
2. 家長可以跟校方溝通,讓孩子從老師口中聽到正面鼓勵,提升小朋友的自信。
3. 家長可以向小朋友分享自身經歷,例如如何克服困難等,讓小朋友從中學習。
功課問題為升小壓力主因 3招助紓緩
做功課亦是小朋友適應升小生活的難題之一,小朋友放學後回家做功課,然後待父母放工回家檢查已是晚上的事,對孩子來說或者是主要的壓力來源。何基佑認為,不少學校安排的導修課(功課堂)已經可以減輕部分壓力,如果仍有需要,坊間的功課班亦不妨一試。
他又表示,在小一適應期間不宜為小朋友報讀太多的興趣班,或者盡量安排小朋友在星期五或星期六才上興趣班,因為在星期一至四上興趣班,或令小朋友做功課的時間更緊迫,增加其壓力。
另外,何基佑又建議家長可以和子女共同制定作息時間表,例如是否容許小朋友放學回家有先有睇電視或遊戲時間,先放鬆一下才做功課。「解決到做功課的問題,許多壓力都會迎刃而解。」
(文章由 超級奶爸 何基佑 Kay Ho 授權分享)
-
良好記憶力有助我們的學習效能、生活自理及人際相處等發展,所以父母往往在孩子年幼時,已透過不同的生活範疇來訓練他們的記憶力。如果大家有意提升孩子記憶力的話,便要參考以下5個方法。7 day ago
-
不少家長都讓小朋友看手機或平板電腦,目的可能是打發時間,又或者用於安撫小孩的情緒,但原來根據一項研究顯示,父母頻繁利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3C產品來安撫孩童的情緒,可能導致孩子往後發脾氣更加劇烈,尤其是小男孩。11 day ago
-
各位家長有無試過被人問︰「孩子有咩強項?」當下可能就有以下想法︰「佢記性好好,幼稚園高班識背乘數表」、「佢音樂天份好高,五歲識彈奏三種樂器」。孩子的才能當然值得被讚賞,但如果家長只把注意力放在學術或認知能力上,便有機會忽略孩子性格上的優點和美德,而這些其實可以培養成為孩子的強項﹗11 day ago
-
龜兔賽跑、醜小鴨、小紅帽,這些耳熟能詳的童話經典陪伴著我們成長。但作為家長的您,又有沒有想過,一本本看似簡單的童書,可以透過親子伴讀的方式,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啟蒙老師呢?17 day ago
-
科技日益發達,為了讓生活更便利,不少父母都會給孩子一張八達通卡,特別是乘坐交通工具的時候,不用在車站慢慢數硬幣。但是很多父母也會反映他們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孩子把八達通當作「Magic Card」。隨便「嘟」一下,就到處請朋友吃零食、吃飯、買東西。究竟應該如何避免這個情況呢?20 day ago
-
天文台預告星期五氣溫急降,明顯轉涼,相信爸媽紛紛翻出秋冬衣物,想幫孩子加件外套,然而室外明明已經陣陣涼風,但孩子依然說自己「唔凍」,「唔著外套」,難道是「媽媽覺得你凍」又發作?其實或者不是,家長不妨參考以下說話,讓孩子自動穿衣。27 day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