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慧幼苗︱親子5招雙向表達愛意 可以教子女這樣向你表白!
父母愛錫自己的子女,子女對父母亦然,彼此能夠相親相愛,建立深厚的感情和親子關係,是打造幸福家庭的基石。但傳遞愛意時又是否表達恰當?能否令孩子有所感應及作出回應?確實需要一些竅門,看看以下防止虐待兒童會提供的五個表達方式。
1. 肯定的語言
透過言語表達愛,家長能夠直接而具體地向孩子表達愛,包括對他們的讚賞及鼓勵。在日常生活中,當孩子行為表現良好或給予家長幫忙時,家長可以向他表達欣賞或讚賞,但要留意語調要肯定及具體,例如:「媽媽很欣賞你玩完玩具後主動收拾和整理。」
2. 優質親子時間
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讓這個時間僅屬於你倆。家長與孩子共處時,應把專注力放在孩子身上,與孩子面對面做大家感興趣的事,例如做手工、看故事書等,不要一邊玩手機,一邊陪孩子玩;每天盡量抽時間與孩子對話,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同時亦可以表達及分享自己的想法、感受及經驗。優質的親子時間有助促進彼此的關係,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愛。
3. 身體接觸
身體接觸能夠讓人最簡單和直接地表達及接收彼此之間的關懷及愛。家長在孩子同意時,透過不同的身體接觸,例如:擁抱、牽手、搭膊頭、親吻等,讓孩子直接地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的。
4. 送贈禮物
贈送禮物也是表達愛的常見方式之一。家長可因應孩子的喜好,偶然送贈小禮物,連同運用「肯定的語言」一起表達,可避免孩子誤會有禮物便是愛;有時孩子亦會將親手製作小手工或畫作送給家長,家長要認真用心地感受孩子傳達的愛意。
5. 服務行動
透過真心的服務及行動向對方表達愛,家長會特意煮一餐孩子喜歡的餸菜,又或添置新衣裳時,會特選孩子喜愛的卡通人物圖案等。同樣地,不妨教導孩子以行動表示,例如為家長按摩,幫忙做家務等表達對父母的愛。
鼓勵家長多向孩子直接表達愛,當他們感到幸福,亦會向父母作出回應。
以上資料由防止虐待兒童會社工Terri提供
© 2023 Healthy Seed
-
高敏兒(Highly Sensitive Child)天生對聲音/觸覺/視角等天生感覺特別敏感,環境有細微轉變都有機會觸發他們的「敏感」反應,哭鬧不停。正因如此,不了解「高敏感」的人或認為孩子難湊、甚至冠上「無家教」的標籤。藝人雨橋昨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作為「高敏媽媽」的心聲,引起眾多高敏家長的共鳴。9 day ago
-
「冷靜區」策略是一種溫和、短暫而有效的方式來處理孩子不當的行為,避免家長打鬧孩子。不過,不少家長忽略了冷靜區的重點是為孩子提供一個冷靜反省的機會,並非用作懲罰孩子的。當家長着孩子在冷靜區進行「冷靜」和「反省」時,必須保持平穩的情緒,清楚地給予指示,並向孩子說明入冷靜區的原委。11 day ago
-
由於香港的居住環境較狹小而戶外活動空間不足,很多家長於子女學前階段容易忽略大肌肉的發展。事實上及早讓幼兒參與攀爬活動及球類活動等,對其大肌肉發展甚有益處,就讓我們一同拆解有關3-6歲幼兒的大肌肉發展的迷思。28 day ago
-
各位家長,下年度的直資或私立小一開始接受報名了!大家除了要留意報名程序及準備相關文件外,也可參考以下5個理財要點作出部署,為子女的教育作出全面計劃,同時平衡家庭的長遠財政需要。1 month ago
-
怎樣處理小朋友的激烈情緒或不當行為最有效 ?「打仔」是否真的沒有效果?教不到小朋友正確的行為?如果沒有效果,又怎會還有家長「打仔」?1 month ago
-
功課只是一個鞏固知識的工具,是讓孩子知道自己吸收上課學習的知識有多深, 作為父母,我們的角色不是催孩子做功課,而是讓孩子明白學習的意義,提升學習的動機……2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