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年必睇︱一文睇清親戚關係圖 搞清對方稱呼避免尷尬
農曆新年見到一眾久未謀面的親戚,或會一時難以想起怎樣稱呼對方。為避免尷尬,網絡上有人整理了親戚稱謂表,大家在拜年前不妨與孩子溫習一下!
廣東話版 家族親戚關係稱呼表
各地區受當地語言或文化影響,對親戚稱謂或有細微差別。例如在廣東話地區會稱呼祖母為「嫲嫲」;山東地區稱為「奶奶」;閩南語則稱為「阿嬤」。廣東話資料館整理了廣東話版家族親戚關係稱呼表,稱呼更貼近廣東地區用法。

免費APP 隨時計算親戚關係
免費APP「三姑六婆 Lite - 親戚稱呼計算機」以計算機的形式,幫大家「計算」出對方的稱呼。只要輸入你和對方的親戚關係,便可即時得知怎樣稱呼對方,避免叫錯稱呼的尷尬事發生!
這個APP除了提供IOS及Android版本下載外,亦設網頁版,列有詳細的親戚關係稱呼表,更細分祖父母家族、男家女家家族及爸爸媽媽家族等,更容易搜尋與對方的關係。


-
親子溝通是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其中一種方法!不過你們懂得怎樣跟孩子開展話題嗎?何基佑早前在Facebook分享了「12句適合在孩子睡前說的話」,家長不妨參考一下。6 month ago
-
分手後的另一個忐忑,是那個人失去你以後,誰能代你照顧他?還記得分手前夕,那個他彷彿沒有你不能活,你心很痛,但又覺得不能再這樣的待下去了,若是無止境的心軟,你就不能掙脫這個痛苦的循環。1 year ago
-
「情緒」是人與人之間溝通和建立關係的一個重要部分,我們能與人連結,是因為我們能夠「感受」,而家長如何接收和回應小朋友的情緒,對孩子的成長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和作用。1 year ago
-
有愈來愈多證據指出,威脅兒童健康發展最巨大的威脅之一,就是「忽視」,也就是父母或照護者欠缺響應。如果孩子常被忽視(特別是在嬰兒期),那麼神經系統會將忽視當作是嚴重威脅健康的狀態,更甚會影響大腦發展。1 year ago
-
天下有哪個父母不想和孩子建立親密關係?尤其近年市面上有各類「育兒天書」,分享父母和孩子的相處模式。不過對家長來說,最難的只在一瞬間的情緒失控,我們應該怎樣平衡呢?1 year ago